第05版:郑州人大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财政
倾力为民生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15.1亿元
加大挽救工作力度
我市都市农业发展迅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粮食总产量连续八年增产 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达到9225元
我市都市农业发展迅猛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左二)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我市都市农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 王晋晋)为期两天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昨日结束,会议表决通过了市政府关于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去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166.68万吨,连续八年增产;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2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25元,比2005年增加4451元,年均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第13位、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二位。

蔬菜总产量达265.25万吨

按照都市农业“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发展目标,市政府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深入调整农业结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都市农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2010年,市政府共安排设施农业发展专项资金8000万元,新建设施蔬菜面积5700亩。2011年又安排资金9000多万元用于新菜田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19.46万亩,蔬菜总产量265.25万吨,比2005年增长13.2%。蔬菜种植品种达到40余种。加强对蔬菜的质量安全监测,2011年3月,农业部在第一次对全国182个城市和计划单列市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分别对14个蔬菜样品进行检测,郑州蔬菜质量安全合格率100%,名列全国第一。

畜牧业产值达81亿元

2009年以来,市政府共投入资金1亿元,重点建设了沿黄绿色奶业示范带、畜禽养殖基地、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等6大工程、220个项目,年新增畜牧业产值18.7亿元,新增利润2.5亿元。2010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3.77万吨、20.90万吨和46.4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了81亿元,与2005年的52.3亿元相比增长53%,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5%。

同时,我市加大对畜产品的质量监测,自2008年设立外埠入郑查验点以来,共消毒外来车辆2.19万辆、查验生猪胴体肉82.12万头、分割肉品1.64万吨、冻肉产品4.38万吨。在今年开展的“瘦肉精”监管工作中,以加强集中整治、日常监管、完善制度为重点,“瘦肉精”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保障了我市的肉品安全。

生态水系基本实现“水通、水清”

截至目前,我市对索须河、潮河、贾鲁河等9条主要河道进行了治理,治理长度108.34公里,已完成总投资14.44亿元。

去年4月29日试通水以来,累计向城区河道供水1.43亿立方米,水系规划内各河道水质得到初步改善,河道生态得到一定修复,基本实现了“水通、水清”目标。同时,完成了对市区十七里河、十八里河、潮河、枯河4条河道管理范围的划边定界工作,为下一步河道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市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

市场交易总额突破400亿元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发生活功能,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观光休闲农业蓬勃兴起。

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各类观光休闲农业景点和项目已发展到400多个,年接待游客约20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约6.74亿元。同时,我市的现代农业物流业和会展业也在快速发展,2010年我市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市场交易总额突破了400亿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和农资集散交易中心。

我市将把都市农业

发展成民生民心工程

下一步,市政府将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郑州市都市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的民生民心工程,树立大资源、大农业、大市场、大生态的理念,提高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决策能力,扎实推进郑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重点建设以河渠、水库、湖泊、湿地相接的生态水系,打造沿黄渔业产业带、环城苗木花卉产业带和南水北调生态带,建设沿黄河滨河公园、常西湖公园等森林公园,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势产业集聚区等十大经济特色区建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