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香港吃早茶
“政府”
《民国往事:大国商》
肖寒的诗
城市上空的“乡情”
tpzz21108217
tpzz2110821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有人问薄瓜瓜,学习对他来说是不是一项重大挑战?

薄瓜瓜的回答充满理性与睿智:“那要看用什么心态学了。我学习有两种,一是学校的课业和考试,二是自己要修炼的东西。学校课业倒没多难。英国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上化学、物理、生物,当初我都没学过。我狠劲儿用两周时间把这三本教材都背熟了,结果这方面一下占了上风,预备学校毕业时还得到全校唯一的自然科学奖。在哈罗宗教课一开始比较难,这也是中国学生没有的课程。但当理解了其中的知识架构,也就没有难点了。后来我的学习笔记还被当做范本在学校印发了。实际上,学习没有任何秘密,得11个‘A加星’也只是敢于定下这个目标罢了。只要努力,就没有‘弱项’。”

其实薄瓜瓜也会在考试前睡不了觉,但不是因为压力大睡不着,而是经常为了突击学习没时间睡觉。加上他还为自己还选修了一些额外的课程,比如天文学之类,考得多自然更没得睡了。但薄瓜瓜觉得考试很有意义,能让人在短期内吸收大量的知识,突飞猛进。他很享受每次考试之后的那种“痛快感”,大脑迅速膨胀之后的收获让人很有成就感。

虽然学业比较重,但17岁时,薄瓜瓜出了一本《还有不同》的书,反响很不错。

薄瓜瓜可不是一个只是读书好的书呆子,其实除了读书、写书,他还做了很多很多事,他把做的所有事情都当做学业的一部分。比如通过演讲和辩论来激活自己的思想,体会到更深刻的东西。薄瓜瓜说:“想做的事,我都能找出时间,我只不过是笨鸟先飞,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薄瓜瓜也不是到了牛津大学才开始突然变成活跃分子的。

认识薄瓜瓜的人基本上公认他为人友善,喜欢助人,虽然个性活跃,但从小就懂得注意影响,注重自己的形象,交友谨慎。他的社交圈子只限于寄宿学校范围。他在去英国读书之前和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除了家庭亲友和学校的老师同学,他和社会上的人没有来往。在英国读书期间,他完全生活在封闭严格、没有周末的公立男校中。除了参加正规的社会公益和学术活动外,没有其他的社会联系。而校园里的他却十分活跃。

比如,早在哈罗公学期间,他就报名参加了英国社会在学生中常年组织的“攻击性淘汰赛”,有点类似国内的“铁人三项淘汰赛”。这是在全英所有公立学校开展的一项活动,要进行长达三年的残酷训练和淘汰。他是其中唯一的东方人。

而之所以参加这个比赛,是源于当时有人说东方人体力不行,一向不服输且勇于挑战的薄瓜瓜当然不信,偏要试一试。在薄瓜瓜的概念中,“既然参加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笑到最后。不只为了荣誉,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检测一下自己的体能极限和意志力。”

再如,他是哈罗公学同学中公认的英式橄榄球的球星,极受同学们的崇拜;他还因骑艺精湛,被选为马术队队长;经过无数次的训练和比赛,还在击剑比赛中,获得过哈罗公学的击剑冠军。

2006年,刚入学的薄瓜瓜适逢牛津最高联合总会换届选举,薄瓜瓜参与竞选,并用醒目的大字打出“中国人”一词,以中国人的身份参加辩论和演讲,最终以最高选票当选为常务理事,成为第一位进入该会领导机构的大陆中国人。

2008年,薄瓜瓜又当选为牛津欧洲事务委员会执行主席,借助担任全校学科PPE的主席和“欧洲事务委员会”的执行主席的机会,薄瓜瓜不失时机制造中国热,他在繁忙学习的同时还举办了精彩的中国文化展示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国的声音”博得了“响亮的掌声”。

“丝绸之路”文化晚会举办于2009年2月的一个周末,当时有近400名牛津学子参加了这一晚会。晚会现场布置得也相当中国化:门外,两个蓝眼睛高鼻梁的青年男女打扮成中国传统京剧人物恭候来宾;从一楼通道至二楼大厅,一串串红灯笼把原本钢筋铁骨的体育场映成了暖暖的“中国红”;贵宾大厅通道内红色地毯上金黄色的丝绸此起彼伏,俨然一条“丝绸之路”:金色绸缎上还零散地摆放着贝壳、京剧脸谱和从中国运来的兵马俑;沿着“丝绸之路”鱼贯而入的是一个个身穿晚礼服的青年男女。

“棒极了!中国学生能在牛津大学组织这样的晚会简直出乎预料。”参加晚会的一位香港女士说。她说,每个周末牛津大学各个学院和社团都有不少晚会,但这样一个把中国的文化如此自然地与大学生晚会结合简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创意。

作为晚会组织者之一。薄瓜瓜坦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并非一个晚会能够传达透彻,但作为已经有机会接受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教育的中国青年,应该尽自己的义务,把“最地道的中国”传达给西方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