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支锅石与锅石
求仁得仁即幸福
《绘色》
琴声悠远
鲁迅的中秋
连载
连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琴声悠远

张健莹

这个陶塑高16cm,宽14cm。尺寸不大,却塑出了一个情景:一琴人抚琴弹奏,两琴童左右陪伴。陶塑的三人眉目已经模糊,神态依然清晰生动,弹琴的很专注,听琴的很用心。放在膝上的古琴也叫膝琴,一般古琴长3尺6寸5,取其一年365天的意思,膝琴稍短,2尺有余,3尺不足,方便出门携带。

古琴什么时候弹,跟什么人弹,历来有规有矩。明朝文人胡文焕在《文会堂琴谱》中有归纳记载十四弹:遇知音,逢可人,对道士,处高堂,升楼阁,在宫观,坐石上,登山埠,憩空谷,游山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气清朗,当清风明月。这位琴人是坐石上呢还是居舟中?四周可有松涛阵阵或流水潺潺?可有闲云悠悠或野鹤添趣?两琴童可是他的知音?做琴童不只是抱琴侍候,总还需有些天分有些悟性的。

不管是憩空谷还是息林下,这位琴人总是在二气清朗之中弹琴。弹的什么琴曲?是《高山》《流水》还是孔夫子整理的弦歌?

古琴是古老的琴,琴声苍凉高古,永远是遗音。

古琴是知己的琴,琴声恬静会心,永远寻知音。

琴人在弹奏,在描绘抒发他自己,琴声留下的是琴人人生的余味。

古琴是历代文人的琴,没凑上多少历史的热闹,却从古至今,声声不息,绵延不绝。

看这琴人,像听到琴声,从很远处响起,又向很远处响去。

琴声悠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