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芮成钢一向自立有主见,父母也尽可能不干涉他的决定。这次,面对儿子的困惑,黄家佐夫妇还是那句话:“不管选择什么,你喜欢就好。”这话让芮成钢彻底抛除了一切顾虑。 1999年,芮成钢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央视。在央视的“进台教育会”上,主持人敬一丹的话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央视是有利于成长的地方,但进了这里也要知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那天一散会,芮成钢就给家里打电话,兴致勃勃地跟父母讲在央视的见闻。黄家佐听他说到敬一丹的话,很严肃地叮嘱儿子说:“有所为有所不为,相信你明白个中含义,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做好判断才是。” 照单全收,父母的敲打总是恰到好处 实习期,芮成钢被分派到山东平阴县电视台。黄家佐正好出差经过,便顺便去看儿子。芮成钢瘦了,但斗志昂扬地讲怎么下田采访农民,怎么带着隐形摄像机暗访……没喊一句辛苦。黄家佐有点心疼,但很放心。 2000年,芮成钢进入央视英语国际频道,做记者和主持人。由于外语突出而且勤奋好学,他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但忙碌的工作让他经常无暇和家人联系。一天,在外出差时,芮成钢接到父亲电话,说姥姥去世了。姥姥是芮成钢最亲近的人,回家后,他痛哭着跪倒在姥姥坟前,提醒自己,要珍惜和家人团聚的每一次机会。 然而,高强度的工作让他几乎停不下来,连和父母一起过春节的次数都屈指可数。黄家佐夫妇理解儿子的事业,只是守在电视屏幕前看儿子,没有紧要的事,就不去打扰他。 黄家佐和芮淑敏都没学过英语,根本听不懂芮成钢的节目,但他们每天都要等在电视机前,看儿子的一笑一颦。听不出门道,他们就观察儿子的服装和演播室的灯光,时间长了,对英文的语速和语态也有了感觉,觉得有不合适的地方,就给芮成钢打电话。 “把这几个意见整理好……这样说可以吗?”黄家佐夫妇商量着,每次,夫妻俩都要把意见整理成最简洁的语句再跟儿子讲,免得耽误儿子太多时间。 他们最担心的是看到芮成钢状态不好。有一次,因为搬家,芮成钢有点疲倦,第二天母亲就打来电话:“儿子,是睡眠不好还是熬夜太多?要好好调整才行……”还没说完,黄家佐插话进来:“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沉下来。”他告诉儿子,当年他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实习,凡是大艺术家,正戏开始之前的半小时,都是静静地坐着养神,要沉进去,才能做好。 不久,在接受采访中,芮成钢顺口念出两句诗:“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主持人夸赞不已。过后,芮成钢早忘到了脑后,父亲却牢牢记得:“别得意啊,我还不知道你的水平,也就记得小时候那几句诗。” 芮成钢哑然失笑,但还是连连称是,纵使他早就可以引经据典阐释经济话题,父亲的话却能提醒他不要自满,也只有父母能这么恰到好处地敲打他。 2001年,芮成钢采访“世界经济论坛”。由于他的出色表现,被推荐成为当年论坛的“全球明日精英”,同年,成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最年轻的客座研究员,次年,又当选为“美中杰出青年”。凭借才能和勤奋,芮成钢已经成长为央视优秀主持人,作为中国第一代英文财经主播,也备受国外媒体注意。在美国,连卖热狗的人都叫得出他的名字。这些,足以让人骄傲。芮成钢刚刚开始沾沾自喜,黄家佐的冷水便迎头泼来:“这些算什么,外国人想让你多做点工作而已,记住你的位置在哪里!”芮成钢依旧照单全收,在成年后继续接受父母的训导,从父母那里得到教益,对他来说,是一种福分。 2003年,耶鲁大学校长接受芮成钢访问,评价他是“现今中国年轻人的代表”,并鼓励他申请加入“耶鲁世界学者计划”,该计划每年邀请18位具潜力的全球领导者到耶鲁强化学习。 央视人才济济,暂时的离开可能意味着永远失去现有的位置,芮成钢对此也有些顾虑,父亲的话最终让他坦然面对。黄家佐告诉儿子,凡事不能太贪,去耶鲁是难得的历练,学得够好,就有实力再竞争央视的位子;如果回来后没了位子,只能证明自己还需要进步。毫不留情的分析正中芮成钢的想法,他笑说:“真是知子莫若父啊!放心吧,我会证明给你们看的。” 2005年,芮成钢成为耶鲁大学最年轻的世界学者。到耶鲁不久,芮成钢告诉父母,有位同学是菲律宾能源部部长,凡事都先考虑大家,“做到这点真不容易,我得向他学习”。黄家佐夫妇听着,欣慰地相视一笑,儿子能有如此胸怀,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