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孤独的火光
抉择时刻
连 载
一首奇特的国歌
郑板桥越过“文字狱”
秋山吟醉图
蹦跳的城市皮球
《换种方式去旅行》
月亮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孤独的火光

当嵩山少林寺以它绚丽而独特的历史传奇引起世人瞩目的时候,创立少林寺的天竺国(古印度)跋陀禅师,却按照自己“性喜幽居”、“托身山林”的性格,躲藏在历史的云烟里,成了人们视线之外的陌生人。使作者感到幸运的是,当作者流落到嵩山脚下的时候,曾从瑰丽而浪漫的民间传说中看到了他。嘿,他可是个智慧而有趣的老头!

——作者题记

“绿光定”

北魏孝文帝亲赐的最高僧官沙门统——天竺国大禅师跋陀仍在禅境中“坐定”。 这位大禅师身材魁梧、浓眉高鼻,往人群里一站,不仅比别人高出半个脑袋,模样也与汉人迥异。他还有一个名字叫佛陀。因他仪态华美、面容清奇,大家都叫他“美佛陀”。

小六子隔窗望去,只见禅房内升腾起葱绿色的亮光,便吃了一惊,急忙跑回来禀报皇上。皇上和董爵也跟随小六子来到窗口观看,只见绿色的雾霭如清澄的潮水漫溢过来,带来了大森林里的凉爽空气和野花的芳香。沉浸在禅境中的跋陀与道房虽然盘坐不动,却能听见他们跋涉山道的喘息声、风吹树叶的簌簌声、溪水流淌的淙淙声,甚至可以隐约听到昆虫的鸣叫声。跋陀和道房的心神已经离开躯体远去,走进一片绿色的林海。他们攀荆藤,登山崖,望脚下,洁白的云缕如献给佛祖的哈达缭绕在林海上空;但见密林深处藏着一座寺院,红墙翠瓦,若隐若现。跋陀忽喊叫:“道房,此寺甚好!”把皇上和董爵都吓了一跳。跋陀却仍未“开定”,盘腿端坐如初。

小六子等不及了,急将皇上与董爵领进客厅,上了茶水,又跑到禅房外面,将鸡毛掸子伸进窗口,在道房的脸上拂来拂去。道房仍未“开定”。他便在鸡毛掸子顶端竖起一根鸡毛,用手指搓成捻子,捅进道房的鼻孔,让道房打了个十分响亮的喷嚔而霍然醒来。小六子掩嘴大笑。道房正要发火,小六子急忙压住嗓门说:“皇上驾到,在客厅里等着大禅师‘开定’呢!”说着,转身要走,不料跋陀已受惊“开定”,忽喊叫:“小六子休走!”小六子说:“啊呀,大禅师终于回来了!”跋陀问:“太子恂怎么样了?”小六子说:“你们还得堵住一个耳朵眼儿我才能说!”跋陀和道房都伸出一根指头照堵不误,小六子手搭遮嘴罩,小声说:“把太子抓回来了!皇上掂着一根木棍,叫弟弟元禧陪着他,按家法说事儿,兄弟俩轮流打太子屁股,打了一百大板。太子肥胖,屁股耐打,却也疼得他杀猪般地叫唤!直到皇帝来看禅师时,太子还撅着屁股不能翻身呢!”跋陀叹息说:“唉嗨,皇上也有皇上家中的难处啊!”

在客厅里,孝文帝与董爵正在“静寺图”上指指点点,小六子匆匆跑进来报告:“大禅师来了!”跋陀进了客厅并不跪拜,只是双手合十,像背书一样说:“不知皇上驾到,老僧有失远迎,乞皇上赎罪!”孝文帝说:“大禅师何罪之有,怎也讲起这些俗套来了!”他搀扶跋陀落座,说:“我自己家中出了一点小乱子,费我一些时日,让大禅师久等了,敬请见谅!”跋陀说:“折煞了老僧!”孝文帝从头到脚打量了跋陀,又问:“大禅师旅途平安否?”跋陀说:“千里跋涉,一路顺风。只是到了洛阳这胡桃宫中,有一只小蚊子前来捣乱。”孝文帝问:“你说什么来捣乱?”跋陀说:“蚊子!”他张开胳膊学蚊子振翅的样子,“嗡嗡叫的蚊子!”孝文帝问:“蚊子怎么样了?”跋陀说:“那天我正在坐禅,有一只花脚蚊子‘嗡嗡’叫着飞过来,看我浑身上下肉老皮厚,就落在我脚心那一小块皮薄肉嫩的地方狠狠地叮起来,叮得我奇痒难忍,哪里还有心思做功课?我正要狠狠拍它一巴掌,却想起蚊子也是打不得的,不可开此杀戒,只好忍着。好则老僧还有的是血,让它随便吸吮就是了。”小六子颇不以为然地说:“你叫道房赶走它呀!”跋陀说:“那就更糟了!……”道房抢先替师父说:“我赶走了蚊子,看见师父脚心叫蚊子叮起一个红包,慌忙给师父挠脚心。我一挠,师父就笑;我用力快挠,师父就歪在蒲团上打着滚儿地笑。……”皇上与董爵听了,也大笑不止。跋陀露出一脸的惶恐,辩白说:“脚心怕痒痒,是挠不得的呀!皇上不信?就让小六子给你挠几下。”小六子挽袖子、伸指头跃跃欲试,皇上急忙躲闪说:“小六子不可轻狂!请问大禅师,这只蚊子,朕该怎样拿它治罪?”跋陀说:“啊呀!这蚊子是没有罪的,胡桃宫本来就不是我住的地方,它叮我一下是给我提个醒儿。我眼下正要启禀圣上,老僧心向天然,性喜幽居,决意避开蚊子,托身山林,去嵩山找一小寺安身,请皇上恩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