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兴路着力建设幸福家园
推动司法行政工作
化解矛盾
他是行家里手
计生工作
她有沟通秘籍
农口干部赴川取经
爱心在社区涓涓流淌
金水构建多层面社会化养老格局
牵线搭桥促进就业
“亲情工作法”暖人心
“孵化”4139名小老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化解矛盾
他是行家里手

化解矛盾

他是行家里手

本报记者 杨学栋 通讯员 孟建民

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排忧解难的好法官”、“化解矛盾的行家里手”,还曾被提名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河南候选人。他叫张永生,须水街道社会法庭庭长。2009年5月至今,共受理了各种纠纷366起,成功处理了302起。

张永生是土生土长的须水人,担任村干部23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和家长里短都非常了解,十里八村,走到哪儿都有熟人熟脸,人缘好。

两年多来,他帮助调解成功了很多有关赡养关系、相邻关系、房屋租赁、交通事故等民事纠纷,也解决了一些多年未结的信访案件。田间地头留下了他的足迹,事故现场和邻里纠纷的宅基地旁有他的身影。

原须水镇大李村李巧玲同丈夫结婚后,没有宅基地,责任田被占,长期居住在由石棉瓦搭起的棚屋内,还要照顾身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生活非常艰难。七年前翻盖棚屋时,因家庭纠纷受到嫂子的阻挠,李巧玲和嫂子为此事多次争吵,严重时还大打出手,姑嫂感情一度降到冰点。李巧玲多次上访均得不到解决。张永生受理后,三次冒着严寒到李巧玲嫂子家做工作,经过十几次的探访和谈心,终于感动了当事人。不仅化解了矛盾,还挽回了姑嫂亲情。

张永生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他工作的不懈动力,努力把须水调解中心打造成群众的倾诉之处、温暖之家、帮扶中心。他的付出和努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