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孤独的火光
抉择时刻
彩票与爱情
买柿子
心宽家就大
“车瘾”惹祸
怀念奶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孤独的火光

跋陀望见了一幅奇特的风景:稠把双脚倒勾于铁索上,抓住了一块摇摇欲坠的桥板,把它抱上来,搭在师父脚下的铁索上,说:“请师父抱紧禅杖,在这里打坐,待我过桥收拾恶人!”说着,便抓住铁索,踏着残存的桥板,向桥头攀缘而去。道房却还抓着铁索悬在空中,两条腿瞎扒拉、乱踢腾,犹在大喊:“如来我佛,快来救我师父!”跋陀急急地跟着大叫:“如来我佛,快快不要救我,快救道房要紧!”又对道房说:“你不要怕,我这块桥板上还可以再放下一个屁股。”道房打了个滴溜,奋力爬上铁索,攀缘到跋陀身边坐下。

铁索桥上刚刚发生的情景,使翟昌和葛禄骇然心惊。他们不知道跋陀的禅杖是一根特别的磁铁禅杖,禅杖的上半截和月牙铲都是磁铁制成,可吸引突然袭来的铁制兵器,保护自己的主人。平城的一位老铁匠打造了这根禅杖送给跋陀时,跋陀曾皱着眉头说:“这生铁禅杖岂不是把佛器变成与兵器打斗的凶器了么?”老铁匠说:“我用的是‘慈母铁’,它不是伤人的凶器,却有着慈母的心肠,是为大禅师护法的护具。”道房也用师父所惯用的“咬文嚼字”法说服师父:“我问过太学里的汉人博士,博士说,在汉代以前的古籍上,这‘磁铁’就书写为‘慈铁’或‘慈母铁’,意思是铁的慈母,她吸引铁制的东西,就像慈母吸引自己的孩子一样。古籍《山海经》和《吕氏春秋》上都有记载。秦始皇还在阿房宫中修了一道‘慈母门’,有暗藏兵器者入宫行刺,就会被这个‘慈母门’紧紧地吸住不放。”跋陀听了,才将信将疑地收下了老铁匠的布施。今天在铁索桥上,当飞镖铿锵作响地被吸到禅杖的月牙铲上时,他惊叹道:“啊呀,世上竟有如此罕见的慈母!”

翟昌和葛禄眼看着跋陀抱着禅杖,与道房稳稳地坐在桥板上了;另一个少年勇士却攀缘着铁索跨过桥来。坡头僧李彪惊叫说:“糟了,把‘瘸老黑’摔得连骨碌带爬的就是他!”葛禄大惊说:“快去砍断铁索!”数名打坡僧应声而去。

这时候,天空中飘然出现了那个翎毛艳丽的毽子。

红娃儿本来要往青竹寺去的,但他踢起毽子时,毽子却逆向飞去。红娃儿生疑,随毽子飞奔而来,落脚山顶,隐身树后观望,只见两个彪形大汉各执巨斧,飞奔桥头欲砍铁索。稠连续掷出刚从月牙铲上取下的两枚飞镖,一前一后,疾飞而去,接连击中两个恶僧举斧的手腕,且都是右手腕,同样的骨折、斧落。又有一个赤膊僧举巨斧随后赶到。红娃儿已捡起一颗卵石,轻抛于掌上,大喊:“稠哥,瞧我学你的好准头!”就在赤膊僧奋力举斧的节骨眼儿上,红娃儿踢起的卵石呼啸而至,不偏不倚地击中赤膊僧手腕,也是右手,巨斧落入山涧。

稠攀缘、跳跃至桥头。翟昌与葛禄不敢恋战,弃桥而逃。稠奔小庙内,喝令来不及逃跑的护桥僧,合力摇辘轳拉直铁索,铁索桥为之平直。

跋陀悬空坐在桥板上,犹自抱着禅杖发呆。

道房急急喊叫:“师父,还不快走,看风景还没看够呀?”

跋陀说:“我在犯疑惑呢!”

道房问:“师父疑惑什么?”

跋陀说:“稠跟红娃儿怎的商量好了,只伤及强人右手腕,不伤其他要害?”

稠说:“师父,金刚佛嘱我,即使面对强敌,也只能罚其所当罚,伤其所应伤,适可而止。”跋陀的眼睛霍然一亮:“啊,我懂了,这也正是老铁匠赠我‘慈母铁’的用心!”

山上,红娃儿踢毽去,笑声响彻长空。

青竹寺

由彩翎毽子引领着,红娃儿向嵩山山谷中跳跃而来,在悬挂着“青竹寺”匾额的山门外飘然坠落,又轻踢毽子入山门。在前殿,有七八个和尚正敲着木鱼念经,毽子穿过雕花窗棂飞进来,落在窗下一个大石锁上。红娃儿跳跃入。管理经堂的堂头僧迎上前来问道:“小施主,来此何事?”

红娃儿说:“我来经堂,当然是为了念经。”

堂头僧拦住说:“这里没有你的座席。”

红娃儿拿起石锁上的毽子,一屁股坐到石锁上说:“这就是我的座席。”

堂头僧看红娃儿天真可爱,故意刁难说:“这里没有你的木鱼!”

红娃儿顺手抄起窗台上的钵盂和筷子,用筷子轻敲钵盂如木鱼,有模有样地念起经来。

堂头僧夺了他手中的钵盂,说:“不可乱敲钵盂!”

红娃儿又用筷子轻敲额头,又如轻敲木鱼般的声声轻脆。众僧人惊诧不已。

红娃儿一边敲着额头,一边嘬动口唇,作念经状,口中却空洞无声。

堂头僧问:“童子,你念的什么经?”

红娃儿听而不闻,头也不抬、眼也不开,口唇嘬动不止。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