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村秋意 赵景岩
秋韵 薛祥林
连载
连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用商城命名的街道

王瑞明 杜丰芮

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市区东部,具有3600年的历史,是一座以商代城墙为主体的商代都城遗址。东起凤凰台、西至西沙口、北到花园路、南到二里岗,面积约25平方公里。郑州商城遗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理论意义。

1961年3月被国家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此,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宣布郑州、西安、北京、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一起并称为中国八大古都。围绕着商城遗址,为体现厚重文化,郑州用商城命名的街道有:

商城路:位于管城回族区,西起人民路,中与紫荆山路、城东路、东明路、未来路、玉凤路相交,东止建业路。以城东路为界,以东称商城东路,以西称商城西路,全长4900多米。是郑州老城区东西走向的一条交通主干道。

商城西路的前身,原是老城区西北隅城墙下的一片杂草丛生的洼地,当时这里到处散布着东倒西歪、摇摇欲坠的破烂席棚和捆绑起来的矮屋,环境污秽,是有名的贫民居住区。

1927年,冯玉祥第二次主豫,部队驻扎郑州时,号召拆庙宇、扒城墙,将这里的城墙扒开,欲修一天成门。后因冯部撤离,城门未修成,只好填平洼地深壕,与西边的太康路相通,修筑一条长800多米的土路,东边通往老衙署(现管城回族区),名叫天成路,“文化大革命”期间,天成路、太康路这一段被改称“红卫中路”。1981年地名普查时,恢复原名天成路。

上世纪80年代初,根据郑州城市发展需要,打通天成路,向东延伸至城东路,因辖区有郑州商城遗址,故废除天成路,更名为商城路。1982年,继续打通商城路,往东过东明路,穿越原城东铁路货场专用线,途经沈庄,到新开发建设的建业路,这一段叫商城东路,至此,商城路全线贯通。

商城里:位于管城回族区老城东门内路南100多米处,北起东大街,南止郑州保险器材厂,长150米,宽5米。旧时名叫野鸡巷。新中国成立后,居民以该街名不雅致,遂以其在商城遗址西侧,而呼之为商城里,1979年整顿街道时,正式命名为商城里至今。

商城东里:位于管城回族区东部,西起城东路,东止市财政局干部培训中心,长800多米,宽5~8米。1979年以后有很多群众在此居住,形成街道,因位于商城遗址以东,1982年地名普查整顿街道时,正式命名为商城东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