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村秋意 赵景岩
秋韵 薛祥林
连载
连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载

慈禧的御医回到家乡

范沉香有个习惯,就是无论冬夏,天一亮必然起床,然后不漱不洗就先到镇中心码头上兜一圈儿。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吐故纳新,换换空气,而是要了解当天早晨码头又上了些什么货,成色如何,价格怎样,有无利润可图。

不过,范沉香今天起早主要不是为了“利”字,他是别有算盘:本镇最为显赫的杏林名流程云鹤之长子程汉卿,半月前举家从北京迁回。这位在慈禧太后和皇上身边做了十几年御医、官至太医院左堂官的国医高手所以举家回迁,不是因为犯了什么罪过被皇上贬回故里,而是因为一个让范沉香大吃一惊的原因——坐了二百六十年江山的大清朝被推翻了!宣统皇帝退位了!“中华民国”把北京改成北平,还提出个三十六禁,其中一条是禁中医!听说这也是太医院树倒猢狲散的原因之一。

范沉香还听说,早有归隐之心的程汉卿趁机向宣统皇帝请退,宣统皇帝恩准,他一家也就从京城搬回来了。药王庙镇所有靠医药吃饭的人,都来程家打听情况,询问禁中医是真是假。程汉卿当然也不清楚这个孙中山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只是说,中国人要治病就得有中医,这像禁吃饭一样,谁禁也禁不了,大家别担心,我家歇业多年的回春堂立马就开张。乡亲们听了这话,心里石头才落了地,程御医毕竟是伺候过皇上的人,说话能没准头?

范沉香虽然对禁中医的事心里有了底,可还有个心事让他挺犯嘀咕——如果说,程汉卿一家没回药王庙时,这药王庙镇的首富是他范沉香的话,那么,程汉卿一家回乡后,他范沉香的势力就大大逊色了。这不单因为程老御医的诊所兼药铺回春堂一旦开张必会夺去他许多生意,更让他睡不着觉的是程老御医这两天又与广宁城的城守尉何暮桥联为姻亲——何女若菡将嫁给程家孪生兄弟之一,待程家孪生兄弟的另一位也觅得姻缘就将成婚,这就更让他着急。本来他是想把自己的女儿许与程家的,不想反被何守尉捷足先登,这就让他再不能犹豫,必须及早托媒把女儿许给程家孪生兄弟中的另一个。只要攀上程家这门亲,就不怕程家的回春堂不给他神农堂饭吃,同时,也就不怕程老御医抢了他药王庙镇同业会会长的头衔去。为了这桩心事,他几乎一夜没睡好觉,天一亮就起了床,他现在先要去找一个人,请他出面做媒,想法玉成与程家的秦晋之好。

程汉卿归隐田野以来,每天起床后都要到宅前杏林里散步。这片杏林并不很大,约有二十几亩地的模样,从程家宅前向四周展开,林中杏树树龄不等,靠近程宅者干粗而多虬枝,显然树龄最高,越往四周树干越细,树龄相对越小。这片不等龄的杏林,是程氏三代行医生涯的产物。程汉卿的祖父程青云始建此宅时,即在宅前预留出这片植杏树林地,随着他悬壶生涯的日积月累,宅前杏林也不断扩展——他每治愈一名病人,便按照先朝旧俗,由患者在其宅前植杏树一株,所以杏林并非同日植成,树龄也就有很大差异,到了程汉卿父亲程云鹤晚年,杏林面积已近二十亩之多。程汉卿入朝做御医十几年,杏林没再扩展,因此,眼前林中杏树最小的也有十几年的树龄。

程汉卿逐一仔细辨认那些杏树各系何人所栽,由此追忆着该植杏树者系患何病症,自己又是怎样辨证施治的,如此一来,一棵杏树就是一个病例,整片杏林就是一本厚厚的程氏三代人的行医档案,让他越“翻阅”越有兴趣。

程汉卿正在药园信步徜徉,忽听有人呼唤,回头一看,是二弟程汉儒向他招手。程汉卿忙停下脚步,等候程汉儒赶至面前。

程汉儒见了程汉卿,口里连说:“范家的事儿,成了!成了!”

程汉卿听了二弟介绍,也不禁笑逐颜开,连连感叹:“缘分!缘分!”然后对程汉儒说:“你速速置办,尽快为他们成亲。”

程汉卿今天非常高兴,自从去年夫人病故,家中没了女人,他就想尽快让两个儿子完婚,好有人操持家务,可因为不打算在京城久留,也就不想与京城的同僚们联姻。

按照他的计划,回乡后,他本人不再行医问病,而是让两个儿子替他坐堂问诊,继承祖上悬壶济世的德业,他则腾出手来整理出版他撰写了多年的独家医案医论和系统编辑宫廷秘方,有时间再撰写些气功引导方面的专著,以推广于世。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