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谨防“谦虚使人落后”
年轻人为何“逃回北上广”?
“切割失误”侮辱消费者智商
这个学校还是一方净土吗
新油荒是怎么回事?
输得起的球赛,输不起的未来
走出“选择性治理”误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这个学校还是一方净土吗

10月25日,有网友称,内蒙古包头24中向初二、初三年级成绩前50名学生发放红色校服,印有“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字样。该校办公室人员证实,该校确实向考试前50名学生发放红色“优秀生”校服。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21日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包头24中此举,显然违反了教育部的要求。面对媒体和部分家长的质疑,校方解释是为了给全体学生“树立榜样”。初衷即便是善意的、充满积极向上的真诚,显然却多了很多冒失,欠缺对初中学生这一特殊受众群体的认知和理解。别人对此没有太多深思熟虑尚可原谅,作为专业从事教学和教育行为的学校对此认识不足且付诸行动,显得荒诞又可笑。

净土不“净”,还源于“红校服”背后醒目的“包24中优秀生 翔锐房地产”字样,按照地产商的说法,“红校服”是无偿赞助的,“赞助”的就应该将字让学生“背”在脊背上吗?谁能否认这不是商业味十足的广告呢?地产广告成功进军校园和初中学生,是全体教育从业者的悲哀,这种“无偿赞助”更能引发人无限遐想。对此,该校一位负责人则称,最初看到校服上面并没有字,可能是中间环节加工出的问题。“中间环节”都有哪些“环节”?这样的字眼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内心。

“红校服”涉嫌歧视未成年人,最让人痛心和不平静的,是不少身处“白黑蓝红”校服间学生们的认识:无所谓!

很多情况下,“无所谓”就是严重的“有所谓”,是被严重麻痹或伤害后的“有所谓”,甚至透露出“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的无奈与淡漠——这才是“红校服”事件背后最大的社会悲哀。 文/周 清 图/朱慧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