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在梅边在柳边
杜拉拉大结局
知味
随笔
四川峨眉
散文
民俗
新书架
王继兴书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散文

十分秋色半芦花

宋子牛

芦花放白,枫叶流丹,正是天凉好个秋。湖塘里、河渠边、水泊中、湿地上,不时闪现的束束洁白芦花,铺银吐絮、次笫绽放,抒写着无尽的秋色和诗意。

芦花是芦苇之花,在草木枯黄、霜露重凉的萧索中,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开得不动声色,清雅飘逸,风姿绰约。元人黄庚别具只眼,“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呵呵,他认为是“平分秋色”的芦花和蓼花,占尽了秋光热烈了秋意,为霜林漠漠、江天寥阔勾画了点睛之笔。

大自然中的芦花,平凡,沉静,野性,壮美,娇花弱柳无法与之比肩。它体现着生命力的健旺,造物主的多情,虽普普通通,平淡无奇,但却受农家的钟爱。先是灰白既而洁白的穗状圆锥形花序,冠羽蓬松,若拂尘、若鹤羽,能入画,更能入药。我小时候在农村,每到秋末冬初,常见邻家大伯从苇塘里摘下饱满的枝枝芦穗编成草鞋,用细绳缝束在木屐上,穿着既轻便又保暖。他还给我编过一双,穿上葺呼呼的,有股暖流直涌心底,舒服得很,踏雪踩泥也不怕。芦花也有“无情”时,舞台上的《鞭打芦花》演绎就是悲情故事,说的是孔子门徒子骞年幼丧母,继母偏爱已生。大雪飘飘时,远归的父亲见子骞棉衣厚实却萎缩发抖,而幼子衣着虽薄并不惧寒,于是怒鞭子骞,结果棉衣中芦花飘飞。故事“鞭打”了人伦中善良与美好的缺失,所以人们百看不厌。

芦花飘飞时,若云烟缠绵,浩荡苍茫,惹人乡思。那原生态的拙朴之美所体现的乡野之趣和草根情怀,时令的姹紫嫣红、花花草草何曾会有?看惯了园林中花枝招展的人,对芦花甚至不屑一顾。但芦花并不介意,依旧凛然高举硕大的银色花束,在寒风中显示出独有的妙曼与坦荡。有人说菊花美在冷艳,桂花美在浓香,那么芦花呢?我以为美在纯朴无瑕和意蕴深远。清脱散淡,素雅不俗,是真正的花中丈夫,望之令人心生暖意,俗虑顿消。难怪植物学家给它的花语叫“纯洁”。

芦花清纯得一尘不染,素朴得脱尽铅华,但却寄寓着美的好情愫。《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描摹的就是清秋岁末芦花放白时,对恋人望之不见的那种深深怀想。“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以芦花见证时事的变迁,并以之自况,倾诉了山河破碎、黍离伤悲的故国情怀。宋人张一斋“忘却芦花丛里宿,起来误作雪天吟”,笔意奇崛,夜臥芦花丛竟忘了节令,也太痴迷了。唐代雍裕之有《芦花》诗:“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让人在秋白里想象渔人夜归的情景。陆游说,“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虽未见迷蒙的秋江烟雨及出没风波的扁舟,但那月照芦荡的阔大气势,依然能勾起诗人无限的遐思。

郑板桥有首打油诗,旧时儿童发蒙常读:“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写雪中芦花,意境开阔而不露声色,既显中国文字之美妙,更烘托了芦花的宽厚与包容。乡村、原野迷失在雪花的飘飞中,原驰蜡象静物无声,唯芦花显现出盎然生机。这诗曾被选入民国年间的小学教材,是有眼力的。我们中学时代读过著名作家孙犁先生的《芦花荡》,写华北明珠、水乡泽国白洋淀中,一位抗日老汉撑着一只小船,在芦花荡中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送粮草,勇敢、机智地与鬼子周旋,最终杀死了鬼子,为两位爱国女青年报了仇。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也上了中学课本,至今难忘。

寒风萧萧,万花纷谢,只有芦花开得热闹、恣肆、飘逸、洒脱,摇曳着婀娜的身姿,显示着生命的倔强。栉风沐雨,旷达沉雄,遗世而独立的芦花,张扬的是一种不羁的精神。西哲笛卡尔说,每株芦苇都会思考。那么秋日的芦花,是将所思与大自然进行交流吗?仔细看去,枝枝芦花多像指向天穹的管管笔锋,在发出声声“天问”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