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五位一体”兴一院
摩友体验ZZIC解难题
发帖赞:通政令畅民意
网友跟帖热议 齐向ZZIC致谢
环卫工
配新车
明年我省拟建40万套保障房
大学生参军设绿色通道
有啥安全“金点子”请您说说
明年秋季我市有望新添
32所中小学115所幼儿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五位一体”兴一院
——解读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优质倍增发展密码(上)

本报记者 杨彦鹏

(上接第一版)

龙头带动 城乡统筹

作风决定形象,实力决定魅力。

2010年12月29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管的郑州航空港区人民医院正式开诊,以基层医院的收费,为港区人民提供国家三级综合医院的服务。

顺利接管航空港区医院,郑州市政府、郑州市卫生局和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的领导看重的正是一院干部职工以开放的视野实干、以改革的办法实干、以创新的思维实干、积极投身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主战场的实干精神。

郑州航空港区,是连接欧亚经济的“桥头堡”,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保税区,“富士康”、“统一”等一大批集团企业纷纷落户这里。航空港区规划人口120万,目前所辖42个行政村有8万多农民,仅富士康企业计划第一批入驻员工就达22万人。然而,原港区医院管理滞后,人才匮乏,设备简陋,无法满足港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如何为港区人民提供良好公共卫生服务,成为政府服务、港区招商迫在眉睫的“要务”。

以敢干来展示实干的气魄,一院超前决策,抢抓机遇,成功接收航空港区医院,如今把两个卫生服务站建在“富士康”企业的枣园新区,扎扎实实地迈出了医院集团化发展的第一步。

以会干来增强实干的本领,一院整合医疗资源,建立起灵活的用人机制,实行人才统一管理,财务统一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如今每日进驻20名各专业副高以上专家坐诊或指导临床业务,解决了港区医院的人才困境,打破了制约基层医院发展的瓶颈。同时,创新应用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注重借梯登高、借智创优,实现强强联合,成为河南大学附属医院;我国烧伤界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 “安家”该院新设立的院士工作站,推动烧伤专科向医疗卫生科研更高层次、更高领域迈进;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强强联合”,签订了技术协作和双向转诊协议,开通绿色通道,使广大群众不出郑州便能享受到国内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这一超前的举措与目前新医改精神不谋而合。

以大干来凝聚实干的力量,一院实施龙头带动,实行双向转诊,建立分工协作机制,迅速开展疑难手术,把人才资源发挥得淋漓尽致,为港区医院开辟绿色通道。转诊病人免费接送,优先治疗,医疗收费却按照乡镇卫生院标准。按照新农合政策,百姓住院费超过200元才报销。为了降低百姓报销门槛,港区医院降低“门槛”,差价由本部补贴。免费为港区50岁以上老人体检,上门为企业职工体检,港区群众花最少的钱,在家门口的二级医院就医享受到的是三级医院的优质服务。如今港区医院日门诊量由原来的20多人增至500多人,日住院病人突破200人(次),改变了原来日住院只有一个病人的历史。

一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应对挑战,破解难题,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不自满、不折腾、不声张,锁定一流目标,实施本部龙头带动,扎扎实实发挥医教研功能效应,是一院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化,有利于形成优势基层医疗服务,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统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中原核心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文化引领 增创优势

以爱民之心求发展,以发展之实惠民生,是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扬的一面文化旗帜。近年来院党委注重把文化融入到一院倍增发展全过程,大力弘扬严慎、精诚、博爱、卓行的一院精神,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医院发展提速、提速、再提速。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中,围绕医院五年优质倍增计划,院党委组织党员干部掀起了新一轮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技术大拓展,服务大提升,业务大增长,创业大吃苦”为主题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讨论,切实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内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望远镜”、“显微镜”。

院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向时代先锋吴孟超院士学习活动,举办事迹报告会,班子成员连续6次分别讲述了这位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的先进事迹。同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每月评选出优质服务岗位月明星,每季度评选出优质服务季标兵,激发干部职工创业、创新、创优的积极性,掀起一院新一轮跨越发展高潮。

医学博士赵忠伟是医院本部领导班子成员,担当着航空港区医院院长重任。副高以上专家分别轮流3个月到港区医院当科主任,党员专家纷纷报名,如今从本部来的70多名职工几乎全是共产党员。早上7点20分乘班车出发,晚上7点多还回不到家。面对艰辛,党员干部互相激励着干工作。港区大企业多,星期天职工前来就诊的就更多,医院实行一周7天工作制,允许职工调休一天。然而,半年里却没有一个人调休。47岁的麻醉师田恒卓最忙时一天做7台手术,他一个月有20天半夜赶回医院做手术。港区医院鲁国军、柴英凡两位副院长,分别驻守服务富士康企业员工的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零距离服务,24小时应诊,为企业员工提供便捷、优质、高效服务。今年9月20日新开诊的豫康新城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量突破260人次。

医院纪委书记丁既鹏负责10月8日正式开诊的郑东医院五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说,一院人个个都有“不干出一番事业誓不休”的精神头,他常常被乐于奉献在基层社区的医护人员所感动。今年58岁的王灿珍是医院原护士长、外联办主任,如今还担任着中心主任。她骑着电动车,带领医护人员上门入户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签订保健协议,每周进社区开展一次义诊,如今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万多份,为1000多位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

围绕郑州都市区建设,一院新建3家现代化大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一个电话片医到家”等活动,“片医负责制”深得群众好评。为社区居民全方位开展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近年来卫生部和省市领导多次前来参观调研,对中心的创新服务模式给予高度评价。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在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看重的就是航东片医深入基层、脚踏实地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精神。二里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诊不足一年,已为辖区37000户居民建立34166份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片医组长范骞说,只有真正地入户,才能真正地走进群众的心中,他愿和他的片医团队走进千家万户。副主任医师齐磊说,直面基层患者,他总是有一种冲动,那就是想永远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家庭医生”。

找不足、破自满、思忧患、求奋进。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创新的思维审视院情,以创新的勇气面对困难,以创新的精神大胆实践,打破常规做法,实施“五位一体”倍增发展战略,采取超常举措,谋求大发展、新发展、快发展,让社会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接通了“地气”,提升了“人气”,深得广大患者的信赖,赢得了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荣获全国“医疗质量万里行”三级医院综合评比先进单位、连续4年获得河南省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3次荣获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60余项。

“五位一体”兴一院,宏伟蓝图,已徐徐展开。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