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民急先锋的坚实足迹
民生工程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住房公积金业务21日起暂停办理
图片新闻
高招艺考周日开始
全市就业困难人员
逾九成实现当年就业
中小学优秀教师
明年可境外研修
高层建筑将试点
推广太阳能应用
地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为民急先锋的坚实足迹
——郑州市疾控中心创新服务郑州都市区建设纪实

(上接第一版)

11月5日,寒风夹着细雨。

免疫规划科科长李锋带领科室人员,深入到与开封交界的中牟狼城岗镇,踩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来到砖窑场,同这里来自云南、广西的民工面对面开展麻疹疫苗接种调查,宣传免疫政策,迅速组织尚未吃糖丸的民工子女到当地医院补种。砖场工人老李惊喜地说:“没想到距离郑州这么远,当地政府还牵挂着我们外来民工孩子的健康。”

计划免疫,不留空当。他们还经常深入到都市村庄、学校,如同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亲热,询问查验接种情况。今年,市疾控中心结合实际,组织对全市14岁以下儿童再次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全市共接种儿童152万人,截至11月底,全市确诊麻疹病例23 例,发病率为3.10/100万,发病率降到历史以来最低水平。

带着感情、责任、技术、政策下基层,摸实情,送真情,接“地气”,创先争优才有“底气”。 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王会民告诉记者,正是这种高度责任感,才赢得百姓信赖、政府放心。

单说理化检验,截至11月18日共完成各类样品3600多份,获得有效检测数据12000个。其中,完成有食品污染物监测,有日常对我市生活饮用水、游泳池水、公共用品、化妆品的卫生指标检验,也有对我市一次性卫生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医院消毒、托幼机构卫生进行监测。而每一项检测都是疾控人员深入基层,亲历亲为,每一个准确数字的背后都浸透着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都有一段深情为民的故事。

心入百姓强“才气”

下基层容易,带着问题上来不容易。

市疾控中心干部职工沉在基层,不仅注重听和看,而且更加注重开动脑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艾滋病监测科经常组织科室人员深入到洗浴中心、酒吧等娱乐场所,向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开展快速检测、培训,发现新时期的艾滋病发病特征在逐渐演变,目前城市艾滋病发病率超过农村。

市疾控中心制定针对性的科学决策,去年12月1日挂牌成立“携手园·关爱之家”,由艾滋病同伴教育志愿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草根组织,心理医生、艾滋病治疗专家、网络服务共同联手组成了一个富有特色的“精神家园”。他们向新发现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心理支持及危机期干预,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走出自闭状态,回归、回馈社会。

创新成立的这一家园,旨在有效扩大艾滋病防治志愿者队伍,加大宣传力度,携手相关部门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促进社会向“零”艾滋迈进。

地方病防治专家魏建军,6年前就带领科室人员不辞千辛万苦,率先在全市12个县(市)区开展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共计调查53个乡(镇)445个自然村,检测居民饮用水源水2133份。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和探索新经验,精心主编了62万字的专著《地方性氟中毒预防与控制》,去年正式出版发行。近年来,他先后发表专业技术论文45篇,专著3部;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7个,荣获科技进步奖8项,被郑州市卫生局授予“人民健康好卫士”称号。郑州市疾控中心连续14年获全省地方病防治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多次受到省政府的通报表彰,被评为“全国地方病重点监测工作先进集体”。

结合百姓健康新需求,预防医学门诊部积极拓展新业务,开展了甲肝、戊肝、狂犬病抗体检测项目、性病电子阴道镜、微波治疗等10多种新业务,并加强应急值班。积极主动为企业、学校提供上门体检办证服务,先后为思达超市、金星啤酒厂等十几家大型企业和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等20多个高校上门服务,体检 1.1万人次,并免费为办证从业人员复印材料,通过快递公司为部分没有时间取证的人员办理邮寄业务,深得群众好评,业务创收较去年增长30%,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力办实事增“人气”

在服务大众健康实践中,郑州市疾控中心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脚跟,用群众工作的理念、思维和方法,拓展疾控工作领域,建立协调联动的群众工作新机制,练就一身统筹城乡、科学运作的真功夫。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是市政府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也是今年慢病防控的一项重点工作。郑州市疾控中心建立了以各级疾控中心、精神医疗专科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居委会、村委会及民警等人员组成的精神卫生防治三级管理网络。举办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医师规范化治疗培训、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培训等一系列培训。邀请专家授课18次,印制、购买培训资料3500册,累计培训人员700人次。一年来共筛查重性精神病人5331人,其中金水区、二七区和巩义市三个项目县区筛查、复核诊断、评估261例,完成率为130%。

谈及为民真功夫,市疾控中心主任王松强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深入基层,才能领会人民群众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应当回报什么,懂得与群众的差距在哪里、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把自己的职责切实履行好。

市疾控中心创新设计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学术报告厅、大会议室、应急指挥大厅“三屏互连”,资源共享,可以容纳300余人同时参与,系统功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已初步建成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信息平台,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手段,与国家级、省级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及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连接,形成区域公共卫生监督预警信息网,大大加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协同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实验室建设是中心新址总体工程建设的重点和亮点,也是疾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支撑,建立健全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压和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万级和百级洁净室等多项专用实验室和配套设施,为中心检验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科学保证。

5月13日,院士工作站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河南省疾控系统首家院士工作站。积极与英国卫生防疫署、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郑州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交流,在科研、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目前正在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3项、与国内其它单位合作项目10项。顺利开展国家“十一五”项目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研究项目,目前艾滋病、手足口病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中,进一步提升了传染病防治水平,实现核心竞争力新突破。今年获得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2项,并获得 “河南省十佳科技创新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郑州市疾控中心坚持以公共卫生服务对象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公众健康服务,带着疾控人的责任使命、疾控理想和价值追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拔高坐标、奋勇争先,利民惠民、服务创优,从接地气中获得疾控的底气、才气和人气,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大堤。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