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谁人年轻不曾二
一将难求
《文坛记忆》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篆刻)
处境(组诗)
锦绣山河图(国画)
赶不走的睡意
灵气飞之
侬是醉槟榔
山居春居(国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将难求

反了你了。教员扔下句话:你等着处罚吧!

处罚就处罚,刘亚楼才不管那一套呢。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专家,军内外一大批翻译没事干了。空军有关部门也拿出一套方案,转业一部分,改行一部分,少数留下做外事工作。刘亚楼说不行,昨天还是宝贝,今天就成废物了?中国现在有多少翻译人才?指示有关部门举办英语、德语培训班,让翻译人员学习掌握第二外语,翻译外国空军资料。

毛泽东说:刘亚楼,你这是跟中央唱反调,另搞一套。

刘亚楼说:我这是坚持科学。

毛泽东道:是啊,就你刘亚楼讲科学,你是国防科委副主任嘛。

毛泽东生气了,刘亚楼请周恩来、罗荣桓、罗瑞卿等人劝“驾”。毛泽东道:刘亚楼喜欢说了算,空军就让他说去吧。

红校开设军事、政治和娱乐课。军事课讲授枪支构造、射击、刺杀,步兵攻防战术。政治课讲授社会发展简史,什么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娱乐课主要学习吹拉弹唱,开展各种游戏。

学习4个月,毕业考试分三级。一级由教员考,合格后当班长。二级由区队考,合格后当排长。三级由学校考,合格后当连长。

刘亚楼没费劲通过全部考试,被分到红12军3纵1营2连当连长。

两个月后,升任营长兼政委。

参加正规红军前,刘亚楼曾在武平游击队担任班长、排长,再连长、营长应该顺理成章了。没想到这营长兼政委才个把月,就拐弯成了支队政委,接着是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

长征,红一军团2师为左前锋。师长陈光和政委刘亚楼,率部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取遵义,夺娄山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打了多少好仗?

军政主官,共同指挥,当然没错。却也分工不同,各有侧重,军政主官都在,哪一仗是政委具体指挥的?怎么写?

1935年7月,长征到达毛儿盖,刘亚楼“改行”调任红1师师长。3个多月后任红2师师长(政委肖华),率部参加直罗镇战斗,再渡黄河东征。翌年6月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训练部长,改称抗大后任教育长,1939年4月去苏联学习。

关内8年抗战,刘亚楼基本都在苏联度过的。

在伏龙芝军事学院

刘亚楼、李天佑、钟赤兵(军委1局局长)、杨至成(抗大校务部部长)等人,作为中共首批出国学习军事的专派人员,进入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苏军培养诸兵种合成军队军官的高等军事学府。

人与物,目光到处,都是异国情调,却是多少年来就心向往之的社会主义的苏联。风尘仆仆的抗战军人,摩拳擦掌要大学一番,回国后大干一场。

学院要求学员具备高中以上文化,中国学员有的只读过几年书,刘亚楼这位红军中的“大知识分子”,初中也没读完。从数理化基础课开始,记公式,背定理,做作业,其难度又不同于跟小鬼子拼刺刀。

而这一切的前提,当然首先是学习俄语。

踏上异国的土地,就成了“瞎子”、“哑巴”,连饭都不会吃了。饭堂食谱上,都是“洋字码子”。刘亚楼热情、开朗,这种天性很适于学习外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在刘亚楼眼里苏联人都是老师,见人就问,连说带比划,他又聪明,自然长进很快。

开头在外籍学员的特别部学习,半年后正式进入学院,与苏军学员共读。俄语现买现卖,文化课是速成的,课程内容倒不算陌生,但层次高,系统性强,土八路就有点跟不上。而教员要在限定的时间内把规定内容讲完,不会照顾谁,就更增加了难度,许多时候连课堂笔记都记不下来,课后用大量时间拾遗补漏。

第二学年开始就完全不同了。一是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坐在图书馆里,阅读更多的学术期刊、专著。二是在以年级为单位的课堂上,刘亚楼举手报告提问的时候越来越多,那问题也常令教员耳目一新。在合同战役战术想定和学术讨论中,他的观点、主张常受好评。

刘亚楼是较早熟谙大兵团、诸兵种合成作战的为数不多的中共将领之一——有后来的实践为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