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吃肉与骂娘
“廉政”要经得起节日考验
“回家”二字何时才能充满温情
假如是领导冒雨观看学生撑伞表演
机械休息
春运大考需要大智慧大联网
美满婚姻该如何寻找?
应是市场和社会责任感确定“新校车标准”选择
“围观”推动PM2.5治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围观”推动PM2.5治理

1月6日,北京市环保局首次公布了过去十年北京市PM2.5浓度数据。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坦言,因为PM10的污染监测和治理还没有实现,还在治理中。作为环保治理的一个步骤来说,现在还没到探讨防治PM2.5的阶段。(1月9日《齐鲁晚报》)

应当说,环境就是公众的生存处境,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公众生活的好坏。譬如,空气是自然为公众提供的一种免费品,即不用付出代价就能获得的好东西,而PM10、PM2.5的出现,让原本洁净的空气成为一种稀缺品,要想让空气还原,则必须以别的东西为代价才能得到。

过去,公众对PM2.5浓度数据没有知情权,空气质量更像是模糊的概念。雾霾已让人们的呼吸很不舒服,但气象部门所发布的却仍是良好天气。可以说,每一次环境危机,都改变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说到底,公众对PM2.5、噪音、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关注,牵扯到的是环境理念问题。而理念引领人的行动,“围观”推动社会进步。不管是什么原因,现在能公布PM2.5浓度数据,怎么说都应算是一件好事,尽管它是迟来的,尽管它与远期的治理还是两张皮儿。

无疑,基本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品,是公权力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空气污染严重,除了告知公众,让大家知道自己生活在怎样的一种环境氛围之中,最重要的还是加快对其的治理。就像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所要求的那样,进一步加强空气污染防治,修订并发布空气质量标准,抓紧做好增加PM2.5监测指标的准备,鼓励各地根据污染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等分期实施,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小智治事、大智立法。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环保责任,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推广应用环保技术,加强环保能力建设,严格环境执法监督,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空气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每一日的必需品。呼吸到清洁的空气成为今日的一种奢求,是生存悲剧,亦关涉重大的民生问题。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落实到位,就要实现吃喝不出问题、呼口气儿不出问题,这些关涉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不好,建设绿色家园、宜居之地就会沦为一番空谈。 伊 文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