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重要新闻 4下一版
全市安全生产指标实现“四下降”
九三学社郑州市
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民建郑州市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举行
回顾2011年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记录郑州都市区建设坚实步伐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马英九胜出获连任
老农民的市民新生活
市政协十二届
四次会议会期确定
我省多项医改新政缓解基层看病难看病贵
春节前慰问移民送温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农民的市民新生活

老农民的市民新生活

本报记者 党贺喜

今年53岁的孙爱民是金水区国基路街道办事处路砦村的党员农民。说是农民身份,但办事处的同志却介绍说,老孙一家五口是典型的“一家五制”。

“一家五制”?新鲜!记者昨日来到路砦村自办的文北钢材城。孙爱民经营的北方钢材销售部就在此租赁了“一亩二分地儿”。

“职业不一,分工不同,老孙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之家了。”一旁的村支部委员、二组村民组长徐柏林先替记者揭秘道。可不是吗,老孙前半辈子是典型的郊区农民,经营了七八年的钢材销售生意,现在是典型的商人了,每年的贸易额都在好几百万元,他的“坐骑”换了几茬儿,现在是十几万元的帕萨特;老伴儿李桂平除了操持家务,还算沾点“农”字边儿,家里仅剩的一亩多地现如今又租赁给外乡人种香菇和平菇了,她当“地主”,收租金;两个姑娘,老大大学毕业后在小学教书,老二大学毕业后在机关上班;儿子是大四学生。

顺藤摸瓜,记者又发现,孙家现在还是“一家三地”呢,哪三地?——老宅基地盖的四层楼房、700多平方米,现在全部租出去,每年的租金四五万块钱;老孙又利用这几年经商赚的钱在市里买了套百十来平方米的大房子;老两口则常住在钢材销售部临时搭就的简易房,生意生活两不耽误。

顶着农民的身份却颠覆了传统农民之家的生活、生产概念,折射的是都市近郊飞速发展的缩影。“上两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不还是因为这些年城市离咱越来越近,生意越来越多了,照你们知识人的话说就是城乡一体化加快了,呵呵。”孙爱民用农民语言解读了城镇化带来的胜果。没错,徐柏林告诉记者,全村“土著居民”才1300多人,外来人口就超过两万。全村有300来人在市场内做老板、打工,而且房屋租赁、餐饮服务成为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说着,孙爱民从抽屉里拿出一沓蓝色用工证说:“我雇了10个销售人员,有8个都是本村的。”记者算了算账,一个人月工资两千多,每人每年的进项就三万来块钱。

先致富,再带富,这岂不是老农民、新市民的作用所在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