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发展的“微观力量”
这样的明码实价规定具有普适性
回家之路为什么会这么难
代表约官员“求解”应成常态
因分施教
有道德底线会活得更踏实
城镇人口首超农村预示着什么
春节安全重于泰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回家之路为什么会这么难

春节临近,是否回家过年又让“恐归族”开始纠结。一份调查显示,“恐归”的理由除了传统的经济、事业、婚恋等压力的原因外,假期太短以及组建家庭后回农村过年不适应等因素所占的比重也在增加。(1月16日《楚天金报》)

每到过年,漂泊在外的游子最盼望的一件事便是回家,最愿说的一个词语也是回家。此时,一年的忙碌全都要放下。过年回家,回家过年。似乎什么都挡不住回家的路。回家,是亲人在远方的一声呼唤,也是游子内心最温暖的悲伤。带着亲朋好友真心的祝福回家,带着给亲人的礼物回家,带着一路平安回家,带着万分欣喜回家。别离和牵挂,最后以一颗心终于到家而达到圆满。

“恐归族”的关键点在“恐”,在面临回不回家的选择时,既恐慌又恐惧。“恐归”既有纯个人因素,但多是由民生艰辛而产生的心理情节。“恐归”心理折射人生喜怒哀乐,折射当下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

可以说,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说得清也道得明的种种重压力催生了“恐归族”。买票难“恐归”,人情消费压力大“恐归”,路途遥远“恐归”,说到底,多数人还是因手头太紧而“恐归”。有的人,还集中了经济、事业和婚恋多方面问题所形成的“恐归”心理。

年年春节,年年就有个回不回家的难题。过年是过滋味的,“恐归”却是把一个年过成了苦味。过年是过心情的,“恐归”却是把一个年过成了心理折磨。“恐归”是落寞,是愁绪,是挥之不去的烦恼,甚至是人生挫败感带来的疼痛。回家陪父母过年是种最寻常的愿望,而在“恐归族”这里,却成了求之难得的奢望。

对于离家在外的人而言,过年过的不是“年”本身,而是过年的时候能够回家的心理感觉,能够体验一种合家团圆的氛围。年节是习俗,还是说不尽的人生百味。万家灯火初上时,离家在外的人,只有回到自己的家,看到父母欣慰的笑容,在外漂泊的疲惫才可以完全抖落,积了许久的孤独和苦闷才可以在那种喜庆的气氛中被慢慢融化掉。这就是回家的意义,这就是在家过年的人所能抓住的最真切的感受。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