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组织工作助推领导方式转变
以“三抓三重”促“三讲三提升”
让改革的声音更响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组织工作助推领导方式转变

马炳林

近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提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并要求首先从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转变开始。组织部作为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党委部门,作为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部门,在领导方式转变过程中责无旁贷,需要用组织工作推动领导方式转变,从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体要在四个方面下工夫。

在选贤任能上下工夫,为领导方式转变提供人才保障。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用什么人,怎样用人,是引领干部领导方式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要围绕卢展工书记提出的“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四个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选人用人机制,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要做到“人岗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吃苦的人吃香”、“让实干的人实惠”、“让最能干的人破难题,让最能破难题的人受重用”,树立“哪里出政绩,哪里就出干部”的用人导向。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机制。要以县乡村党组织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努力造就一批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队伍。要科学运用民意调查、岗位目标考核、重大项目跟踪考核、实绩分析等方法改进考核方式,实现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由“官本位”逐步转向“民本位”、由“物本考核”逐步转向“人本考核”,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既注重‘显绩’,更注重‘潜绩’、既要看发展速度和规模,更要看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正确的政绩观,用正确的政绩观引导领导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教育培训上下工夫,为领导方式转变提供智力支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领导方式转变的深度,取决于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的高度。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思想高度的主渠道。一要创新培训模式。要结合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精神,紧紧围绕“打造郑州新组团、建设省会西花园、实现荥阳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远程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推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在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下,通过加强与著名高校、知名企业合作,充分整活全社会资源为干部教育培训服务,采取“菜单式选课”与“学员必修”相结合的方法,把科学发展观、领导方式转变、发展方式转型的相关理论列入必修课程,使广大干部洁其身,丰其慧,充其心,清其脑,实现素质新跃升、思想大转变。二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开展各级党组织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等活动,进一步拓宽领导干部知识领域,着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理论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广大领导干部思想上“不愿转”、行动上“不会转”的问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三要强化实践锻炼。要强化干部能力培养,创造性开展挂职工作。选送优秀党政后备干部和优秀人才到发达地区外挂,学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进思路和领导艺术,使党员干部在外挂中增长见识;选派优秀干部到省市有关职能部门上挂,学习领会上级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使党员干部在上挂中理清思路;选派优秀干部内挂,使其在基层一线帮扶、信访一线接访、项目一线攻坚,让干部在“急难险重”的实践中提升领导科学与艺术,使党员干部在内挂中提升能力。

在创先争优上下工夫,为领导方式转变提供动力源泉。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入,是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加快转变领导方式,更好地服务工作大局、服务中心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领导方式转变。要在服务大局上促转变。要持续开展好党员干部形势教育、市情教育,努力把思想统一到站位全局、富民强市上来,统一到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具体行动上来,统一到“建设宜业宜居宜游新荥阳”上来,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实现领导方式转变;要在科学发展上促转变。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引导党员干部学会运用“三具两基一抓手”这个工作法,善于抓基层、打基础,抓具体、具体抓,勇于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做到实事求是不盲目,方法科学不蛮干,持之以恒不折腾,在科学发展上实现领导方式转变;要在服务群众上促转变。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民生关系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强化为民意识,着力在心系群众、情牵百姓中创先争优,提升服务,转变作风。要围绕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公开承诺,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在自身建设上下工夫,为领导方式转变提供组织保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组织部门作为管干部的部门、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尤其需要加强自身建设,为领导方式转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方面,要内强素质,打造过硬队伍。抓教育强党性,通过继续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不断加强组工干部党性修养,教育组工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树立党性最强、作风最硬、党员群众最信任的组工干部良好形象。抓学习强能力,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为抓手,通过“读书竞赛活动”、“大调研活动”、“讲党课”轮岗交流等形式,加强组工干部各方面的业务能力和实践锻炼,引导组工干部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趋势,掌握经济运行的规则、规律,不断增强服务科学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外树形象,建设模范部门。抓民生创和谐,继续深入开展“组织部长下基层”、“组工干部大走访”、“驻村结对帮扶”活动,建立下基层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做好调查研究、谈心谈话、结对帮扶、信访接待工作,及时了解帮扶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困难,在帮扶工作中强化为民意识,转变领导方式。抓作风促效能,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和改进工作职能,重点健全和完善组织工作重点工作流程、绩效比较和工作进度督查等制度,推动各单位在工作要求上拉高标杆、在工作质量上提高水平、在工作效率上提升层次,夯实领导方式转变的工作基础。要抓落实强执行,通过建立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承诺制、限期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定期考评制等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形成在抓落实上见分晓、比高低、论英雄的氛围,提高组工干部在服务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执行力。

(作者为荥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