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组织工作助推领导方式转变
以“三抓三重”促“三讲三提升”
让改革的声音更响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三抓三重”促“三讲三提升”

王彬彬

今年全省组织系统开展的“三讲三提升”活动,既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保证工作落实和树立组织部门形象的重要举措。管城区历来重视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学习兴部,提升了组工干部素质。通过每年举办组工干部培训班、业务知识测试,组织组工干部到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学习考察等形式,加强了组工干部的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能力培养。二是坚持能力强部,确保了组工干部高进严出。面向全区公开选调了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组织部机关工作,增强组工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培养锻炼干部的摇篮和熔炉作用,时刻关注组工干部的成长进步。近年来,部机关先后有18名同志被提拔或交流到重要岗位。三是坚持作风立部,树立了组织部门良好形象。深入开展了以百名组工干部、百名科级后备干部和百名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三个一百”下基层活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中组部也对我们的做法予以了肯定。

对于今年的“三讲三提升”活动,管城区将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以“三抓三重”为载体,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抓教育培养、重素质提升,力求在能力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来抓,高标准推进。一是强化学习培训。认真开展以“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每月阅读一本好书、每季听取一次讲座、每年做一次总结”为内容的读书学习活动。通过在组工干部中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举办专题培训班、跟班学习、岗位练兵等形式,不断提升组工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努力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强化调查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开展“组工调研纵深行”活动,每个组工干部承担1个调研课题,深入基层蹲点调研10天以上,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三是强化实践锻炼。从组工干部中选派15人到上级部门、重点项目一线、到艰苦的工作环境,到重点单位关键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努力提高组工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抓规范管理、重水平提升,力求在机制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以健全完善制度为基础,全面推行目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一是完善规章制度。按照简便、实在、管用的原则,对部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做到以章管人,以章理事,用制度规范组工干部的言行,形成完备的部机关自身建设制度体系。二是完善办事流程。完善部机关各科室的工作流程,包括来信来访、干部任免、党组织关系接转、信息工作处理等工作流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完善目标管理。年初将全年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和每名组工干部,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量化和细化,层层签订责任状。年底严格按照目标对各科室和组工干部进行考核,确定工作的优劣,做到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四是加强组工信息宣传。实施全员信息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组织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办法》,规定部机关每人每月必须向上级组织部门上报1条以上信息,全年有1条信息被上级组织部门采用。充分运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有关情况,增强组织部门的社会认同感。

三、抓联系服务,重形象提升,力求在作风建设上体现新成效

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方式,经常深入基层,理民情、排民忧、解民难,树立组织部门良好的服务形象。一是谈心谈话下基层。完善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实行班子不协调必谈、干部职务变动必谈、新配备调整的班子必谈、外派挂职学习必谈、发现苗头性问题必谈的“五个必谈”,建立健全部领导与基层组工干部定期谈心谈话制度,营造组织部门亲情关怀、情感管理的人文环境。二是信访接待下基层。研究制定组织部门信访举报处理规定,组织部班子成员和组工干部分批参加信访接待,依法依规化解一批涉及组织工作的信访积案难案,努力在化解矛盾中树立形象。三是结对帮扶下基层。建立组工干部蹲点工作制度,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党建实情,加大指导力度,帮助基层抓好党的建设。完善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联系和服务基层群众制度,实行部领导联系帮扶老党员、部机关支部对口帮扶落后村党组织、组工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党员,用制度化推进结对帮扶活动经常化,形成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作者为管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