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养老有方
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
新书架
文史杂谈
春花(国画) 杜倪仪
书林漫步
名人轶事
散文
春江晨雾(国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

说个我亲历的小故事。一对年轻的父母告诉我,谈恋爱的时候,他们也去听过音乐会,气氛倒是挺浪漫,但听不懂,基本是听到打瞌睡。后来孩子出生,他们送孩子去学钢琴,陪着学了一年多琴后,他们再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咦,听得津津有味。虽然不能够具体说出哪些细节处理得特别好或是不好,但那个旋律、情感他们完全能够听懂了,回家后仍觉得余韵未尽。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定要跟孩子分享:“你让爸爸妈妈更快乐,更自豪。”

在具体的做法上,我觉得也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尝试。如果每天要练两个小时,那不管孩子多懂事,多能够坚持,我建议都要分成两个半场,让孩子有个放松的间歇,喝杯水,吃个小点心,聊聊天,说个小笑话,或者是做点运动,让他的身心都有个调整。这样,孩子会觉得时间比较容易过,两小时如一直练下去,再有恒心的孩子也很难坚持到底。如果有好几本曲子需要练习,家长最好能够规定一个曲子练多长时间,而不是练几遍。以几遍来计数,孩子容易应付了事,会越弹越快,只想完成规定遍数就可以,以时间计算,他就不会那么赶,而是更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地领会曲子的内涵。

此外,要善于通过乐曲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一成不变谁都会厌烦的。在每天的练习编排上,家长尽量想办法带给孩子一些新鲜感,比如曲子的顺序要调整着来,不要总是固定哪个曲子在前哪个曲子在后,把他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打乱次序来弹。我的实际经验是,孩子总是会把最不喜欢的放在最后,把最喜欢弹的放在最前面。这样,孩子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永远是练习他最喜欢的这一首。结果他喜欢的这首越弹越好,他不喜欢的这首越弹越不好,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我建议每天选不一样的曲子作为第一首,让不同的曲子都有机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写作业和练琴不打架

中国的小学生很辛苦,这点我感觉得到。不光是平时,连周末他们也很忙。不过,现实既然存在,我们总要想办法去适应,去找出合理的解决之道。

首先,说如何安排练琴时间。小孩子是很忙,但浪费掉的时间也不少。每天找出三四十分钟应该是可行的。而在周末,即使要去上才艺课,时间也应该比平时宽松,周末就可以多花一点时间来练琴。这样平均下来,也就相当于每天练1小时了。在我接触过的琴童中,不乏五六年级的,每天仍然能够保证45 分钟到1小时的练琴时间,同时也不耽搁学业。我想,请爸爸妈妈一齐动手,检查孩子的日程,看看有哪些事项是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或者哪些是可以稍作调整,让出一部分时间给钢琴的。即使找出来的这些时间,没有家长预期那么长也没关系,周一到周五,每天可以只练半个小时,只要这半个小时真是有效的,那周末的时候再多补一些时间,就没问题。

我之所以说孩子浪费掉的时间也不少,并非随意猜测。在全国巡教的过程中,我也听到不少家长反映,即使没学琴的孩子,晚上单写作业也能磨蹭到十点多,他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做事情总是拖拉,而且容易分心,效率高不起来的。所以,并不是练琴和写作业当真占用了孩子所有的时间,而是孩子在做每件事情的效率不够高,导致时间不够用。如果你不能确信这些作业负担是否过于沉重,我觉得可以跟孩子的同学做一个小调查,或是跟他同学的爸妈联系下,特别是学得比较轻松的那些同学,问问他每天需要花多少时间写作业。如果你的孩子写作业时间远远超过人家,那就意味着可能有一部分时间是被浪费的,要查清楚哪里有漏洞,帮助孩子培养出高效做事的习惯。不用找成绩最好的那一批,成绩不错的那些就可以,问问他们每天晚上写作业会到几点。

也许大家还不了解,弹钢琴是能提高写作业的效率的。学音乐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很大的好处,他的记忆力、理解能力都会不错,而且,几年来每天定时练琴,他的自律性会很好,也许别的小朋友要花三个小时写的作业(中间穿插着喝水、上厕所、吃点心、发呆等内容),他一个小时就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什么时候该换钢琴老师了

对琴童来说,老师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寻找。

第一个阶段,找一个好的启蒙老师,这是最难的。首先,性格要好,启蒙老师一定要有耐心,有爱心,也许未必要弹得多好或是学历多高,但老师的笑容美不美、音调有没有变化、上课的时候把握学生动态的能力够不够——都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对音乐的态度和看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