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少女拒爱遭毁容”悲剧后的反思
公款旅游被免职,为何有人喊冤
医院广告措辞低俗
“盖章费”念歪了服务经
拆除户籍樊篱社会更显生机
取消行政评议推荐才能切断教辅利益链
“身边的禁令”为何难以执行
让外国“野鸡大学”暴露在阳光下
文物拍卖乱象折射行业人才危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拆除户籍樊篱社会更显生机

拆除户籍樊篱,是人心所向,是时势所趋。

户籍樊篱的拆除,正在从乡镇走向县、市。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除了直辖市、副省级市和一些大城市,户籍这道隐形的硬性门槛会完全消失。当代中国所呈现的,将是从城市到乡村、从东部到中西部自由流动的景象。

一年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近日正式发布。从总体上看,基本取向是有序放宽。这一年里,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并予施行,各地的户籍樊篱在悄然渐失。这表明,拆除这道樊篱,是人心所向,是时势所趋。

这道几十年来阻隔人们流动的篱笆,终于从严到宽,从紧到松,从实到名,不再是一种事实上的障碍。归根到底,这是国人不屈奋进的精神活力,是改革开放释放的经济力量。

曾几何时,多少农民背井离乡怀揣梦想执著地走进城市,城市在一边设障一边又离不开他们中逐步放开户籍的教条。而在经济的推动下,在需要人力资源全国范围内配置时,户口已不再是就业的硬性条件。实践总是孕育着创造,又总会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这在户籍问题上体现得如此鲜明。

樊篱没了,有没有本地户口,获得的待遇逐渐相同了,社会也就更显生机与活力。因为,市场开始发挥它配置资源的效率和能力,便于“人往高处走”,更使各地域间的资金、技术、管理、文化发生流动,并由此带动整个社会发生深刻变革。无论是今日各地农村的新气象、新面貌,还是当代社会进入深刻转型,都与户籍樊篱由硬到软再到无分不开。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力量作用下,有些户籍拆除得甚至过猛,超越了发展阶段,这同样会对社会进步造成伤害。这种急于拆墙的背后,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对农民、农民工等利益的损害。有的地方用城镇户口等换得农民土地,农民进城后却无事可干。有的地方只求城镇化率,不注重城镇化质量。这些户籍制度改革中的拔苗助长行为,过犹不及。

这正是国办通知对镇、县、市三级落户条件做出一定限制的原因所在。同时,通知还专门就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解决农民工实际问题作出规定。这无疑缓解了公众对这一问题的担忧,但如何确保他们的权益不受侵犯,如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还需要各地的忠实执行,严格监管。 克 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