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少女拒爱遭毁容”悲剧后的反思
公款旅游被免职,为何有人喊冤
医院广告措辞低俗
“盖章费”念歪了服务经
拆除户籍樊篱社会更显生机
取消行政评议推荐才能切断教辅利益链
“身边的禁令”为何难以执行
让外国“野鸡大学”暴露在阳光下
文物拍卖乱象折射行业人才危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取消行政评议推荐才能切断教辅利益链

管理或能影响学校的利益相关单位不能再组织编写教辅材料了。近日,教育部在其网站上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旨在切断这一饱受诟病的利益链条。(中国青年报2月25日)

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为治理教辅乱象,花了不少工夫,可教辅的利益链,却一直难以斩断。那么,这一次,击中利益链的要害了吗?从表面上看,按通知要求,行政部门、负责实施考试命题、监测评价的单位都不得组织编写学生有偿使用的同步练习册、寒暑假作业、初中和高中毕业年级考试辅导类教辅材料,这就从“源头”上遏制了利益因素的干扰,可如果分析教辅利益链形成的逻辑,除了上述直接利益因素之外,诸多间接的利益因素干扰其实还很大程度存在。

上述要求,针对的对象是单位,那么,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个人编写教材,是否允许?按照通知,这部分人员是符合编写者的要求的——通知强调,“教辅材料的主要编写者必须具有相关学科教学经验和熟悉相关教材”。这部分人员的身份摆在那里,在目前的教育运行体系中,能摆脱利益影响吗?退一步说,就是不允许在职人员编写,从这些机构退休之后的人员,毫无疑问是可以编写的,他们人虽然离开了,可是,影响也继续存在,或者通过原来的同事、下属,也可施加影响。

目前教辅的利益链,“源头”其实是此次通知十分明确要求的“教辅材料评议推荐办法”,通知对这一办法的描述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教辅材料使用的指导,组织成立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对进入本省中小学校的教辅材料进行评议,择优选出若干套进行公告。各地市教材选用委员会根据当地教育实际和教科书使用情况,按照教科书选用的程序,从本省教辅材料评议公告中,一个学科每个版本选择1套教辅材料推荐给本地区学校供学生选用。”按照这一办法,教辅通过“评议”之名,就有了进入校园由学校推荐、征订的合法地位。而且,通知为这种做法,开了一个合法的通道——“若学生自愿购买本地区推荐的教辅材料并申请学校代购,学校可以统一代购,做好服务,不得从中牟利”。

在这一源头之下,纵使再强调“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也难以避免在实际运作中,出现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的现象。就是家长和学生对变相强制做法(比如教师布置教辅上的作业)有意见,进行举报,可如果教辅在推荐名单之列,有关部门是很难查处的。学校会解释,我们是按规定推荐,家长要不要是他们的自愿。

不难发现,“行政评议、学校推荐、自愿征订、学校代购”,这就是目前教辅的利益链,在行政力量的“呵护”下,“自愿”极有可能成为“被自愿”。在这种教辅管理模式中,教辅也成为统编教材之外行政机构的另一个势力范围。

取消这种行政评议,同时规定任何教辅材料不得通过学校推荐、征订,学生有需要,自行到书店购买,这才是彻底切断教辅利益链的做法。也就是说,教辅的出版、发行与购买,完全是市场行为,不需要行政过多的干预。至于教辅资料的质量,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的竞争促进出版机构、编写者重视质量,另一方面,行政机构可以按照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监督出版机构依法出版、发行。另外,从长远看,目前教辅市场的红火,与应试教育体系密切相关,而打破应试教育体系,正是政府部门应该作为之处,如果能切实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围绕学科学习的教辅,也就难以有那么大的市场。 丙 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