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硕士城管
是“仕”不是“硕”
解决异地高考
需国家层面出方案
“副部级靠工资买不起房”
背后的民生课题
对提拔年轻干部的“习惯性猜想”
“寻找活雷锋”
化解媒体“眼球情结”
房产税改革
不宜操之过急
有感于温总理
向人民交“满意答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副部级靠工资买不起房”
背后的民生课题

“副部级靠工资买不起房”

背后的民生课题

近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表示:“靠工资现在仍然买不起房!”“我这样一个收入在北京肯定不是低收入,那么现在北京一般的老百姓怎么办?”(《华商报》3月3日)

身为副部级官员的贺铿解释称,现在在北京,五环以内、位置稍好一点的,房价即使有所下降但依然达到2~3万元每平方米,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至少400~500万元。而在“一年工资不吃不喝也就10万块钱”的现实下,就是把30年的积蓄拿出来也买不起!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于对老百姓生活的关切,贺铿才会做如下比较,比他收入还要低的更多在北京居住的老百姓,要多少年才能买下这样一套房?

一个能够切实“执政为民”的政府,其最重要的职责,莫过于时时处处为百姓的生计而不断努力,而作为中国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条件之一,莫过于“居者有其屋”,这既是百姓的殷切期望,更是政府的神圣责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基。

当前,在国家几次三番采取措施,尤其是“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之下,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然而,目前的房价距“合理回归”还有多远?房价下行空间还有多大?何时出手买房才是最佳时机?依然是数以亿计的百姓的最重要、最急迫的关注事项,更是他们幸福指数所不能承受之重。

问题是,身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房价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根源,主要是政府炒地和社会资金炒地,3年前如此,3年后问题依然如故。地方政府为了有更宽裕的财政收入用于各项事业,恨不得让所有卖给开发商的土地都变成“地王”,因此听任开发商不断为高房价造势;而作为社会资金炒地,不少商人甚至是贪官,一人却购置十几处甚至数十处房产,如,山西蒲县煤炭局原党总支书记郝鹏俊在北京、海南拥有35处房产,如此疯狂炒房而却没有征收房产税等办法有效限制,房价岂能不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百姓住房所需,国家除了采取有效的调控政策之外,更是为中低收入群体大规模开建保障房。这固然让更多中低收入群体充满了期待,但是,如何保障这些保障房不落入富人手中依然是个严峻考验。

当前,各地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要走上城镇,如何保障这一群体人都能够住有所居,尤其是如何保障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及数不清的打工一族的住房所需,依然是个重大课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依然在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以及务实为民的决心和信心。

子 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