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颜苑两姓
出新郑
一年200万人次
享受“文化套餐”
轩辕湖湿地文化园8月底或建成
“龙”剪纸
文化资讯
故里名人
论坛是拜祖大典的精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是拜祖大典的精华
——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五年回眸

本报记者 刘冬 高凯

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作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重头戏”,已走过了5年时光。回首前五届论坛,记忆犹新,感触颇多。

2007年举办的首届论坛,由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指导,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承办。2009年河南省政协开始参与主办,正式升格为省级活动,此后,省政协连续三届参与主办。论坛主办单位升格后,影响面更广,规模更大。

央视著名策划人朱海连续五年亲自担任论坛总策划,央视著名主持人马东、撒贝宁、北京电视台当家花旦徐春妮先后担纲主持,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连续四届担任论坛主席,这些有力提高了论坛的规格和品质。李学勤、张文彬、余秋雨、王鲁湘、王立群、于丹等一大批演讲嘉宾欣然接受邀请,成为文化顾问。

五年间,先后有28位名流、大家登上论坛,发表了36篇高屋建瓴的演讲,这些演讲深刻地回答了黄帝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当今时代为什么要祭拜黄帝、当代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黄帝文化等等问题,通过专家们的演讲,更深刻地阐释了黄帝文化,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了黄帝和他创造的文化,对黄帝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五届论坛举办期间,新郑举办了一系列子活动,拓展黄帝文化的内涵,丰富论坛的内容。两次高规格的炎黄书画展,还有具茨山岩画与黄帝文化研讨会、世界刘氏宗亲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岩画艺术图片展暨回归岩画作品展、岩画座谈会、炎黄文化杰出贡献奖颁奖典礼、豫剧《轩辕大帝》论证会等等,黄帝文化、民族精神在这里传承、传播、发扬、光大。

为凝结这些智慧的结晶,新郑先后组织出版了5期《华夏源》论坛特刊,出版了论坛嘉宾演讲集《文明圣典》,制作了黄帝文化国际论坛的演讲光盘。论坛过后专家演讲的视频还在电视台、黄帝故里景区反复播放、宣传,并通过互联网对外宣传,使黄帝文化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得到弘扬和传承,使炎黄子孙了解祖根,认同祖德,了解传统文化。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讲话犹在:黄帝还在看着我们,我们今天的这一切,都是黄帝打下的根基,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魂所在。

每年的论坛都有一个时代特色鲜明的主题。从丁亥年的“中华民族的和谐”到戊子年的“黄帝文化与当代中国人”,从己丑年的“信心·创新·复兴”到庚寅年的“同根·同祖·同源”,从辛卯年的“黄帝文化与当代中国人价值观”再到今年的“江山如画”,主题词不仅为每年的论坛打上时代烙印,而且更容易让人们对每一次心灵的洗礼拥有珍贵的“年度记忆”。

“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所居在新郑。黄帝时代就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时期。”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等专家学者的评说已经证明,作为中华民族重要主体文化、源头文化的中原文化,其根脉和核心就是黄帝文化。

用新郑市相关负责人的话说,“论坛是拜祖大典的精华”。这里,或许并非单指论坛是拜祖大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切实需要。可以肯定的是,论坛正散发出强大的文化力量。

今年,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正携手第六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款款走来。届时,全球华人云集黄帝故里、共同礼拜人文始祖的同时,必将再一次深入地了解黄帝文化的精髓。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