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卫生健康 上一版3
“吃”掉癌症
强医惠民写华章
“膝关节病” 千万不能忍
理性求瘦 塑形有度
永远瞄准下一个目标
医患互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强医惠民写华章
——郑州新华医院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孙 野

在新密市嵩山大道东段,有一座12层高的大楼,宽敞的门诊大厅,洁净的诊室,优雅的病房,这就是二级综合医院——郑州新华医院。新华医院创建于2003年,2005年发展成为在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一级综合医院,2011年乔迁新址,成为具有现代化规模的综合医院。2012年3月15日被河南省卫生厅批准为二级医院。

不足9年,新华医院实现三级跳。

立足群众 为民惠民

2003年春天,时任郑煤集团总医院外科主任的陈延宾辞职走向了创业之路,为了实现心系已久的愿望——办一所让老百姓少花钱能看好病的医院。

陈延宾把所有积蓄拿了出来,并四处筹款,开始了艰难的创业。没有场地,就先租借了一家工厂的办公楼;为节省资金,他挽起裤腿和大家一起清除垃圾、粉刷墙壁、装修门面,整整干了三个月。为办理相关手续、招聘人员,陈延宾不分白天黑夜,奔波了八个月。

建成后的新华医院秉承“一切从病人出发,一切为病人着想,一切为病人服务”、“技术比省城医院,服务比宾馆酒店,价格比诊所药店”的办院理念,坚持“科学诚信,强医惠民”的办院宗旨,过硬的医疗技术,到位的医疗服务,优惠的医疗价格,良好的医疗环境,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和称赞,被当地群众誉为“百姓医院”。

为了更好地践行为民惠民的办院理念,医院一是率先在全省推出了40种外科单病种限价收费,被老百姓称为看病“一口价”;二是实施“双百工程”,截至目前,新密有300多名困难家庭患者受益,共为他们减免医疗费60多万元。

人才兴院 技术强院

“人才兴院,技术强院”是新华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坚持“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引进策略,先后引来医疗专家和各类人才100多人;在人才培养上,积极营造“人人是人才、个个会成才”的环境,先后选派出60多人次公费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选拔了20多名年轻医护骨干担任科室负责人。医院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得到了患者的信赖,其影响力已辐射到新密及周边地区,不少患者慕名前往。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新华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服务至上”的思想,把患者满意不满意当做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为提高服务质量,医院在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的同时,开展了“一帮一”活动,推行了“十有服务”(看病有人引、问事有人应、遇难有人帮、住院有人迎、手续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健康知识有人讲、出院有人送、回家有人访、节日有人问),每月评比服务明星(优秀医生、优秀护士和优秀后勤人员),使用文明用语,禁用服务忌语等活动,医院通过设立导诊台、门诊服务中心,完善门诊导诊和陪检制度,推行“一站式”服务,不断简化就医流程,从细节抓起,优化服务流程,用诚心、热心、细心,为病人提供人性化、亲情化服务。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创造良好就医环境

为加快医院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医院施行了股份制,通过施行股份制,有效吸纳社会资金,促进了医院发展,使医院扩大了规模,提升了实力。医院从2008年开始筹建新医院,新医院占地2万平方米,建有12层现代化的综合大楼及配套设施。2011年5月1日新医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设置床位300张,配有电梯、中心供氧、中央空调、百级层流手术室、ICU病房等。医院现有职工2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60多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达到30多名。医院设有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风湿免疫科、急诊科、麻醉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检验科、影像科、康复理疗科、病理室等20多个临床和医技科室,购置了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100多台(套)。为了给社会养老做出应有的贡献,医院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医院二期工程25层老年大厦,为老龄人口提供专业性的医疗保健服务。这一规划已被列入新密市“十二五规划”。

陈延宾也先后被评为新密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新密市“领军人才”,并当选新密市第三届政协委员、第四届人大代表。

2011年5月,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在新华医院调研时说:“新华医院艰苦创业、团结奋战、开拓创新,从门诊部到综合医院,从老医院到新医院,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实力不断增强,业务不断发展;八年来,新华医院坚持‘一切从病人出发,一切替病人着想,一切为病人服务’的理念,服务农民,服务农民工,为新密百姓的健康,为解决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发挥了很大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