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营养午餐”不能沦为一桩生意
毒贩囤购新康泰克提炼冰毒
男子开宝马进别墅区盗窃
为卫生部的
“较真”叫好
拦机事件“比烂”
思维当反思
食品安全事件频出
在于和尚多了
耗资2000亿“摘星”
不合时宜
成品油“价格战”
再显定价机制的尴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食品安全事件频出
在于和尚多了

食品安全事件频出

在于和尚多了

“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这两句谚语提醒众人:食品安全大于天。刚被“地沟油”折腾够呛的消费者,最近又被“老酸奶中是否添加了废弃皮革制品制成的工业明胶”弄得一头雾水,“食品安全”又一次被置于聚光灯下。(4月15日新华网)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都是个让人摇头的问题、头疼的问题。问题到底出在哪?

是管食品安全的人手太少吗,以致忙得监管部门手忙脚乱,按下葫芦浮起瓢?但了解了实情,公众就会发现这是个让人发谑的疑问,或曰伪问题。目前对外公布的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达13个,监管机构也多得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可是消费者并未从中受惠,毒奶粉走了,瘦肉精、牛肉膏和染色馒头又来了,连体育总局都被“逼”得禁止国家队在外吃肉了。那多得不能再多的人好像都是白吃干饭的,而且这种困惑看起来似乎也没个尽头。

管好一张嘴咋就那么难?对食品安全犯罪,国家有严刑峻法,一般的无良商贩在法律法规面前能有多牛呢?不用说,他们是相当害怕铁面无私的执法的,他们不怕的是虚晃一枪,不怕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监管部门缺乏责任感,监管缺失,是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主因。无良商贩钻监管的空子,是他们逐利的本性使然,而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监管漏洞太多,无良商贩有空子可钻,有擦边球可打。譬如,某一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当地工商部门会以无照经营对当事人做一番简单处罚,但在他搬换地方后,便不了了之。这种走过场式的执法最终能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当是不言自明。

“三个和尚没水吃”,当然是老话儿了,13个和尚人浮于事,不作为,遇事大眼瞪小眼,相互推诿扯皮,不过是这个老话儿的现代版。13个部门分管着食品流通的各个环节,看似织成了一张食品安全的密网,但百密一疏,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这张看上去挺好的网就成了一张破网。实践证明,13个和尚一起管食品安全,你指望着他,他巴望着你,照样是没水吃。一个个监管部门皆依赖“侥幸”心理,不能真正严格把关,食品安全事件一个个地出现,便成为一点都不奇怪的事了。

消费者从来都是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冤主。吃的喝的都难放心,无疑是整个儿的生活都失去了安全感,整个儿的生活品质都受到了损害。多头管理模式听起来好听,但实际是无头管理。有功劳大家抢,有问题大家推。若再有腐败之事掺杂其中,就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了。保障食品安全是个难题,破解难题全在于有好的制度设计,全在于监管人员的有力作为。具体说就是对无良商贩的监管要到位,出了事,问责要到位,对渎职者的处罚要到位。没有这些到位,则其他神马都是浮云。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