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北京教父》
百花路与百花里
漫谈三十而立
真情是故乡
lh2485
lh2411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笹岛恭三,听说他的画功一流,作品不多,但在专家中的评价非常高呢。”

久美子也曾在报纸杂志上读到过类似的报道。她听说笹岛恭三好像是个极少妥协的画家,他的画在美国非常受欢迎,作画的速度十分缓慢。这位笹岛恭三还是单身。

模特与杂工

那天是星期六,久美子初次拜访了画家笹岛恭三位于杉并区的家。

这座宅邸的占地面积很广,花园里种着玫瑰等花草。看来这是位喜欢园艺的画家。

久美子轻轻按下门铃。开门的正是笹岛本人。他一身便装,见到久美子后,笑着鞠了一躬。乱糟糟的头发盖住了额头。

“是野上小姐吧?不好意思,突然向您提些无理要求。事情的来龙去脉想必泷先生已经告诉您了吧?”

“是的。”

“您能一口答应真是太好了。您应该也听说了,说是模特,其实就是想画一画您的素描而已。请您不要想太多,就当是来这儿看看书什么的,在我面前坐一会儿就行。”画家用诚恳的声音说道。

久美子放心了不少。说实话,来的一路上她都心乱如麻的,不过现在好多了。她觉得这位画家不用担心。

她本以为画家会让她坐在画室里,可笹岛画家让她坐在了走廊的藤椅上。

“先从速写开始吧。”

为了让久美子保持自然的状态,画家首先开腔聊起了天。

根据久美子的年纪,画家选择了年轻人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然而,在谈话的过程中,画家的眼睛也一直注视着久美子的脸。依旧是观察人物时的那种犀利眼神。

“老师,您为什么不结婚呢?”聊了一段时间之后,久美子鼓起勇气问道。

“年轻时光顾着画画了,画着画着,就错过了讨老婆的机会。到了这个年纪,又开始嫌麻烦了,还不如一个人待着方便。”画家边画边说。

这时,久美子看见庭院的花坛之间有个人影在晃动。那是位老杂工,正在修剪花草。他一直背对着久美子,小心翼翼地干活。他戴着一顶脏兮兮的登山帽,穿着白衬衫。咔嚓咔嚓,不时传来剪刀的响声。

画家一提笔,不一会儿一幅画就画好了。画完一张速写之后,他马上翻了一页,开始画下一张。他的手非常快,一小时里就画出了四五张画。

到了午餐时间,画家又自告奋勇地去准备饭菜了。坐在椅子上发呆的久美子,拿起了画家的写生本。她看见了画中的自己。虽然是铅笔画成的写生,但准确地把握住久美子的特征。真不愧是画家。

在久美子翻阅写生本的时候,花坛中还在不断传来剪刀的响声。

抬眼一看,戴着登山帽的老人在秋日的花丛中辛勤工作。花瓣反射着柔和的光线,在老人肩头形成阴影。

久美子很庆幸自己来这里。能在郊外的僻静之处休憩放松,是人生中最为美妙的瞬间之一了。

第二天是星期一。久美子准时拜访画家。

同昨天一样的走廊,一样的藤椅。

“仔细想想,坐在这儿要比闷在画室里好多了。我家的花坛虽然不是很好看,可至少有些花可以看看,而且还能看见远处的森林呢。”

今天天气很好。秋日暖阳洒在花坛上。背景是逐渐泛黄的杂树林。戴着旧登山帽的杂工还在花丛中静悄悄地干活。

“老师,您说以前在路上见过我,可您究竟是在哪儿见到的啊?”

“是泷先生说的吧?”画家显得有些难为情,“应该是代代木那站吧。”画家喃喃道。

怎么会是代代木呢?那肯定是画家记错了。久美子会坐地铁从霞关到新宿,然后换乘中央线的国铁。所以不可能有人在代代木看见她。

“听说令尊是在外国过世的吧?”

“是的,战争结束一年前,他在外国生病去世了。”

“那真是太可怜了。不过令堂有久美子小姐这样的好女儿,肯定很是欣慰吧。”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要是能多一两个兄弟姐妹,家里就不会那么冷清了。母亲常抱怨说,只有我一个女儿太冷清了呢。”

“是啊……”

聊天的时候,画家也不断注视着久美子的脸,铅笔在纸上飞舞。他一会儿看看久美子,一会儿看看画纸。久美子也习惯了当模特,没有昨天那么紧张了。

蹲在花坛中缓缓修剪枝丫的老杂工,更是烘托出平静祥和的氛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