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北京教父》
百花路与百花里
漫谈三十而立
真情是故乡
lh2485
lh2411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漫谈三十而立

周广生

世人几乎都晓得“三十而立”这句孔子的人生格言。那么,如何正确地理解?我以为,格言既不是真理,更不是指令,只能仅供后人学习和参考而已。

当今的许多年轻人认为,“立”,主要是指成家立业的意思,所以,不到30岁不宜谈婚论嫁、结婚成家。殊不知,如此片面地理解这句格言直接给我国人口的发展造成了令人忧虑的质量问题。最近就看到了这样两则报道:一则说,目前我国有500万不育的青年人。另一则说,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正在来临。仅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男女已经冲破了百万。不结婚,“丁克族”人数必然增加;而盲目追求晚婚晚育,待到30岁以后结婚,结果导致不育的人越来越多。实践证明,不适当地晚婚晚育,不但伤害大人的身体,而且更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生育不讲科学,要没有生命质量或质量低下的子女,这是对国家人口发展质量素质缺乏高度责任感的表现。而立未必到三十,这是既有科学根据又有实际道理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他方面也未必是三十而立者优。

从人立业来看,没有必要等到30岁起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参加工作正常的年龄也是二十二三岁,或更小些。只要参加工作了,或具备独立地生活能力,人就应该立业。什么叫立业?到了独立工作和生活的年龄,另立炉灶,自力更生,单独奋斗,这才算顺其人生成长的自然规律。立业,不是说一定要当上了大官,已经干成了一番大事业,是标志独立工作的开始。

从人实际成才的过程上看,能否成才,能否担当重任,是不是个人才,不是以年龄大小而论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历史上,二十几岁或不到30岁就能够率领一个师或胜任一个州县之首者,不乏少数。

一个人有没有独到的见解,思想和道德修养成熟不成熟,评判的条件和标准,绝不是以是否到了30岁这个年龄杠杠划界限的。正确地评判标准,应当看其有没有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有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博大的胸怀,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如何。譬如雷锋,虽然牺牲时只有22岁,但是,他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素质,可称为时代的楷模,令人敬养。主要的因素就是,他从小就树立了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以及无限敬业的革命精神。自觉担起家庭的负担,能够经常想到社会的责任,做一个大有作为的人,做一个让家庭和社会放心的人,应当说是没有多大的困难的,这些都是不需要等到30岁之后的事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