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精神贫血比饥饿更可怕
层层松绑 个体户才有明亮未来
讲道德需要研究“讲法”了
一纸“诚信证”证明不了诚信
蜜饯加工厂原料与垃圾为伍
“暴力伤医”突破了文明底线
旅游者玩不起是把双刃剑
国家扶贫定向招生须防作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讲道德需要研究“讲法”了

最近曝光的皮革明胶胶囊事件,引发“企业道德溃败”的忧虑,还有人一直在讨论“底层沦陷”的话题,都是直指社会道德状况。大家期盼“中国人的道德状况”好起来,呼吁人们“讲道德”。

“讲道德”,通常被我们理解为道德实践,意思是道德标准已经确立,人们需要付诸实践。最近上海有所小学,在教完“孔融让梨”的课文后,出了一道考题:“如果你是孔融,你会不会让梨?”有学生回答不让,结果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这件事暴露了一个问题:学校将一些道德标准简单化与绝对化,忽视了道德价值的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

7岁的孔融让梨,说明他有自制、利他的美德,这是值得提倡的。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如果孔融口渴,更需要吃梨,不让也是合理的;从公平的价值看,小朋友们分的梨一样多,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结果。现在有人会问恋人:假如我和你妈落水,你先救谁?剥离其中的私心杂念,这正是一个严肃的道德拷问。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不讲道德,有不少人无耻而坦然地活着,甚至升着官、发着财,我们需要提倡道德,提倡大家讲道德。专家一直呼吁重建道德,有关部门一直是“典型引路”,并寄希望于人们被“感动”。其实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讲道德”是知与行合一,人们只有先“知”,然后才能“行”,并在讲道德上更加坚定。

说到道德的建构,我们没法回避中外比较,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在很多国家,民众的道德意识主要来源于宗教、风俗习惯、学术与教育甚至法律传统等。在中国,宗教的影响似乎可以忽略不计,学术上研究“道德科学”的伦理学是一个冷门之学。

这里,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学术、教育与社会道德的关系。在西方,伦理学一直是一门显学,撇开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等,只说现当代的康德、尼采、海德格尔、阿伦特、罗尔斯等,可谓大师辈出、群星闪耀,显示其伦理思想之活跃与成果之丰硕。伦理学思想进入社会生活,形成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管理伦理、医学伦理等诸多应用,引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伦理思考。行政机关,有伦理审查;科学研究,有伦理审查;医院治病救人,也兴伦理审查,可见伦理道德无处不在。

中国思想传统的源头本是伦理之学,但在数千年思想禁锢下,伦理思想缺乏突破,迄于近几十年,伦理竟成冷门之学。现在学界引进了很多国外伦理学成果,但本土伦理学尚处于学步阶段,这使得我们的伦理道德教育缺乏源头活水,无法触发人们进行“省察”、“三省吾身”的冲动,也缺乏分析与思考的工具和方法。

观察我们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它被“思想品德”教育代替了,另一方面它不受欢迎,因而不被重视。再向社会生活延伸,伦理道德概念变成了“纪律”、“作风”之类的含糊说法,人们但求“政治正确”,而不再作深入思考。人们的伦理道德意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果是有些人耻感麻木,甚至是耻感消失。企业与黑心商人伤天害理却无所敬畏,事后无人忏悔,有的只是掩饰与诡辩。

道德本质上是智慧,它不是人脑里的死知识,而是一个认知并不断反思的过程。重建道德,必须大力推进伦理学学科建设,在大中学校推行伦理学与应用伦理教育。去年,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的多个伦理学课程视频在中国走红,说明中国年轻人也关心伦理问题,关键在于你教什么、如何教。先“知”,唤起思考,而后“行”之,这是道德重建的必由之路。 杨于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