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6公里生态廊道惊艳亮相 车行西四环 如在画中游 本报讯(记者 赵文静)全段铺设“会呼吸的道路”,首次引入自行车和人行步道概念。近日,经西四环出入绿城郑州的市民惊喜地发现:道路两侧花成海、树成林,立体绿化带草灌乔呈现梯级错落,西四环已成为郑州市窗口地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标准高、起点高、品位高”, 作为高新区率先打造的生态廊道标准段,西四环绿化提升工程全长6公里,南起化工路,北至连霍高速下口处,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目前,全部工程已基本完工。 现如今,走进高新区,西四环两侧整齐排列新植的法桐行道树,各色花卉穿插其中,新建的游憩绿道和景观空间自成一体,西四环生态廊道不仅成为“二环十五放射”的一大景观,更是辖区居民健康、休闲、游憩的好去处,行走其间颇有“闲绕花枝便当游”的意境。 “西四环绿化提升工程,在设计中首次引入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概念,这也是西四环绿化提升工程的一大亮点。”高新区市政管理局局长尹辉说,为完善绿地功能,在原有绿化基础上,又在两侧各50米绿化带内,增设了两米宽的人行步道和3.5米宽的自行车道,种植直径20厘米以上法桐行道树2000株,每400至500米建设一个景观节点,每个公交车站还设置了公交港湾、休憩亭、公厕等功用设施,值得一提的是,全段人行步道、人行车道铺设的都是“会呼吸的道路”,这种特殊的透水混凝土路面,不仅可使地面水直接渗入地下,美化环境的同时,大大改善路面排水。 “指导到位、分包到位、督察到位。”尹辉说,高新区“二环十五放射”指挥部从设计、土建、绿化、工作进度、质量控制入手,先后成立设计、土建、绿化、清点、督察、资料六个工作组,明确分工,倒排工期;把工程分为14个标段,实行局办分包,责任到人;严格实行例会制度和惩罚措施;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实行监理全程质量控制、纪委全程监督审核制度,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坚决返工,一步不退,保证工程质量,全程打造精品工程。真正实现高新区“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0天,6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时间紧,任务重,为加快西四环绿化提升工程进度,高新区专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小组和工程建设指挥部,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并在3至4月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一战役,管委会领导干部深入一线调研,察看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管委会、社区和乡镇三级联动,自主转变工作方式,耐心细致依靠群众,有力推动拆迁绿化工作;17家参建单位每天加班到深夜,指挥部工作组和现场工程师一起,在生产作业时间内不得离岗,为各施工标段协调解决现场难题;管区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为施工单位保驾护航;各标段昼夜不停,分秒必争,把每个工序都精细地做到位。经过一个月紧张施工,西四环绿化提升工程于4月底如期完成。 据了解,“二环十五放射”涉及高新区的道路有西三环、西四环、北四环、科学大道、白松路与农业西路(化工路、铁魏路),拆迁总面积约179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5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6亿元。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