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煎饼人”背后的“工具性依赖”
彻查“在编不在岗”如何“步步用心”
透明面试
有助化解“负面猜想”
如何消除公众
“要脸不要命”的恐惧
“强捐”
会将公益带入绝境
别让孩子的世界里
有一个陋习排行榜
“人造猪耳”坑人
公务接待的奢华之风
何以流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煎饼人”背后的“工具性依赖”

如今,随着各种信息渠道的发展,许多人不再将精力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而是让自己的关注点,浅浅地散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如煎饼一样薄而大。这样的人被称为“煎饼人”。有人认为,“煎饼人”就是谚语中所说的“门门通,门门松”。也有人认为,是社会在默默地驯化年轻人成为“煎饼人”,现在“什么都知道一点儿”的人才吃得开。一项调查显示,88.6%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多是一知半解的“煎饼人”。(《中国青年报》5月15日)

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一知半解——如是的“煎饼人”问题,与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密不可分。网络平台的存在,让“什么都懂”成为可能,也让“不懂装懂”成为可能。这当然可以视为是一种社会浮躁,是群体性精神通胀的体现。不过,这都不是主要因素。在笔者看来,“煎饼人”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源在于“工具性依赖”。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过度依赖于各种工具工作生活,“工具理性”几乎将“思考理性”完全取而代之——信息来源于“百度”、交流借助于“QQ”,能坐车的绝不步行,有电脑的绝不写字,能查攻略的绝不问路……衣食住行,任何一个社会领域都有相应的“便捷工具”为之保驾护航,久而久之,虽然我们拥有着足够的信息量,但分析判断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却在渐渐退化,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在科技工具发达的背景下毫无立锥之地。

在“工具性依赖”之下,“工具”的价值和内涵被无限放大,“样样通样样都不精”的“煎饼人”们浮在水面上飘荡,成为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习惯于跟风和人云亦云的“乌合之众”,构建起相当根深蒂固的“工具价值体系”和“工具使用体系”。

要想破除和救赎“工具性依赖”的综合征,不是沉下心来多读几本书那么简单。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工具性依赖”的甚嚣尘上,应反思制度理性、管理理性和责任理性是不是处在一个与“工具理性”对等的起跑线上。比如在人才的培养使用上,用人单位是更看重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还是拘泥于华丽的文凭和各种技能证书等一切表象?再举个例子说,时下有不少学校都喜欢给学生布置“打印作业”——教育者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学生交电脑打印的作业,是为了提高学生使用电脑的能力,锻炼学生电脑操作水平云云。其实不然。小学生刚刚开始学写字,有些学生字写得 “潦草”,不易辨认,老师为了方便、提高批改作业的效率,就布置起“打印作业”。教育的懒惰,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们的“工具性依赖”。

从这个意义上说,“煎饼人”背后的“工具性依赖”,其实也反衬出了社会转型期的各种问题和阵痛,单纯地“归咎”于社会浮躁,本身就是一种“一知半解”。 王 艳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