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煎饼人”背后的“工具性依赖”
彻查“在编不在岗”如何“步步用心”
透明面试
有助化解“负面猜想”
如何消除公众
“要脸不要命”的恐惧
“强捐”
会将公益带入绝境
别让孩子的世界里
有一个陋习排行榜
“人造猪耳”坑人
公务接待的奢华之风
何以流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透明面试
有助化解“负面猜想”

透明面试

有助化解“负面猜想”

考官、考生、考题、监督员都要“临场抽签”,面试全过程处于监控中,成绩当场打分并张榜公布……河北省公务员录用四级联考的面试环节,“透明”成为关键词。

无论是对考官还是考生,也无论是在问答还是给分环节,河北公务员录用时的透明化探索,都是把面试全过程放在玻璃屋中。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地堵住“后门”,但这种公开透明的面试,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面试中的各种递条子、打招呼、拉关系,给考生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这种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保证考生的权利,而且也能够增强公务员招录考试的公信力。虽然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正在加紧出台公务员考录面试规则,促进面试规范化,但面试的弹性大、主观性强,有着极大的“操作空间”。

面试的发挥肯定会有好有坏,笔试表现平平面试却一鸣惊人者也可能存在,然而,一旦引来非议和质疑,无论是主考官、考生还是用人单位,都难以自证清白。透明化的面试,能避免争议的出现,即便出现争议也能及时解决,确保了公务员招录的规范性、公正性。

近年来,“到体制内去”的选择,让各地的公务员考试都极其火爆。也正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近期,青海保监局公务员招录时,总成绩第一的考生因为“性格内向”被拒录,就引来舆论哗然。既有利益,又有空间,公众难免会对一些问题产生“负面猜想”。

无论是在公务员招考还是事业单位招聘中,或是干部选任提拔时,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就难免引来浮想联翩。一旦有年轻干部出现,就认定这是“官二代”、“富二代”;公考考出高分,就一定是搞关系拿到了考题。更何况,这样的猜想还被各种“萝卜招聘”一次次印证,被“湘潭神女”、“政治神童”一次次强化。负面猜想之下,不仅“不拘一格选人才”成为空谈,即便是正常的竞争,也可能无端遭来口舌。

从这个角度看,河北公务员面试的透明,可以减少这种负面猜想的蔓延。的确,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对事物保持警觉是一种生物性的本能。正如把手伸进里面不知道放了什么的黑箱子时,一碰到什么东西就会反射般地抽手而出。而如果把箱子换成透明的玻璃箱,肯定不会有这么强的反应。透明的面试,能让公众了解过程、观察表现、监督计分,实际上是提供了一条完整且完备的“信息链”,自然能减少因不了解、不熟悉而产生的猜疑。

从权力运行的角度看,公务员的招录,也是政府行政行为的一部分。在政务公开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公务员招录的公开透明,本属必然。正如列宁所说:“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公务员招录的透明,或许能为国家、为社会,积累起又一点力量。 金 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