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版:郑州日报恢复出版1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心
“消夜
编辑
记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编辑
编辑 高宏宇

要善于

“挑刺”

当编辑日子久了,也就得了“职业病”,手捧一本书,很难做到一目十行,看到一个错别字,总有把它改过来的冲动。

习惯了深夜忙碌,习惯了白天恋床,习惯了在工作中“挑刺”,习惯了手机24小时开机……编辑生活,整整9年,两千多个夜晚,从最初的疲惫不堪到今天的已经习惯,有得有失,苦乐自知。黄昏时分,别人回家,我们离家。家门口,懂事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妈妈离家的背影,瘪着小嘴学会不哭,他们已经习惯,习惯妈妈深夜不在身边。轻风习习,路灯下,一家人牵着狗儿悠闲地散步,我们羡慕不已,然而,目光在他们身上停留,脚步却习惯性地走进报业大楼。都说熬夜苦,习惯了熬夜的我,不熬夜更苦。通宵奋战,彻夜不眠,我们早已习惯。

夜深人静,细细修改每一篇稿件,尊重记者的劳动成果,不轻易“枪毙”新闻稿件,不让非新闻事件“蒙混过关”。编辑工作,一字值千金。曾经,由于自己的一时大意,把“权利”二字写成“权力”,一字之差,谬以千里,事情过去了五六年,依然在心底是那么的清晰,当时的感觉非常不好,内心涩涩的,盯着俩字,满是沮丧与懊恼,狠狠地抠掉错字,却无济于事,痛定思痛,只能引以为戒。当编辑日子久了,也就得了“职业病”,手捧一本书,很难做到一目十行,看到一个错别字,总有把它改过来的冲动。

打开稿库,斟酌着记者的每一篇稿件,舆论导向是否正确?还需要补充采访哪些信息?稿件需不需要配相关链接或编后语?文中涉及到的地名、人名、数字等信息是否准确……这种吹毛求疵的臭毛病,自己都嫌烦。一篇稿件,改了又改,一则标题,换了又换,每每制作一个版面,都要仔细地端详半天,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不希望有一点点的瑕疵。有时候,发现问题时已经是凌晨一两点,犹豫半天,不知道该不该拨通记者的电话,累了一天的同事们,早就歇息了,这个时候,我会为自己未能早些发现问题而内疚,可是,责任告诉我,这个电话必须打,我们要对报纸负责,对读者负责。经常给人“挑刺”,这活儿不好干,可是,作为编辑,需要这种“挑刺”精神,只要心内存疑,绝不草草了事。感谢我们的记者,给予我足够的支持、理解与宽容。为了保证报纸“零差错”,我就要当一名“挑刺”编辑。

那一天,我在街头听见市民议论小区停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时,其中一人说,给《郑州日报》党报热线打电话,让他们帮咱解决难题。听到这儿,我心里美美的,不为别的,这是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在这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浮躁气息的流年里,被人信任该是多么奢侈的愿望。郑州日报恢复出版十年,我们只有一个心愿:做读者的贴心人,愿我们的报纸越办越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