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版:郑州日报恢复出版10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金星啤酒:激情跨越三十年
93
0525方圆
10znjzx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星啤酒:激情跨越三十年
30年,每一步都是新高度

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做大”到“做强”到“做强后再做大”,30年来,金星啤酒集团的发展壮大得益于企业自强不息的自主奋斗,更得益于河南乃至全国啤酒消费者对金星品牌的广泛认可与高度忠诚。

建厂初期,老一代金星人凭借“不怕苦,不畏难”的创业激情,克服“底子薄、设备弱、条件差、人才缺”的种种不利因素,在企业“务实变革”与“有效治理”的引领下,三年时间将一个举步维艰、濒临破产的“烂摊子”变成管理改善、厂貌改观、扭亏为盈的良性发展企业;建厂中期,金星人发扬“勤勉奋发、雷厉风行、开拓进取、敢争第一”的企业精神,全力以赴抓质量,集中精力创品牌,开足马力做市场,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拓展大幅提升,跨入中国啤酒行业前十强的行列,实现了质的飞跃。

如今金星已成为河南一张闪亮的经济名片,它融入且影响着河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作为与河南消费者一起成长的本土企业,金星拥有深厚和强大的消费者基础。这个彰显着9800万河南人务实与奋进精神的啤酒品牌陪伴着河南人民走过了30个年头。

30年,金星啤酒誉满中国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啤酒厂到连续10年忝列中国啤酒四强,30年间,金星载誉无数。

1989年12月荣获河南省全面质量管理奖;

1991年10月荣获全国企业技术进步奖;

1999年12月荣获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

2001年被钓鱼台国宾馆确定为钓鱼台国宾馆国宴特供酒;

2002年9月、2005年9月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5年4月荣获中国啤酒工业十强企业;

2006年5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被授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7年7月被中国酿酒轻纺烟草协会授予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2007年8月金星啤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2007年12月荣获中国最具自主创新能力企业;

2008年8月荣获中国绿色食品称号。

金星啤酒集团正在全速步入一个新的、更高、更具国际化视野的发展平台。

1982年,金星啤酒集团前身郑州东风啤酒厂始建;

1985年初,企业通过务实变革和有效治理,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1989年,企业更名为郑州金星啤酒厂;

1992年,企业更名为河南金星啤酒厂;

1993年,企业与美国明尼苏达啤酒酿造公司合作生产世界名牌“蓝马”啤酒,结束河南省无高档啤酒的历史;

1993年,企业年产量达到8万吨,居河南第一;

1995年,组建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走上发展快车道;

1998年,企业年产量达到28万吨,挺进全国十强;同年,开始对外扩张,在贵州安顺投建第一个外埠分公司

2005年,企业推出差异化产品——金星新一代系列,市场销售火爆;

2005年,企业斥巨资投建工业旅游园通过国家旅游总局验收,成为中西部啤酒行业最大的工业旅游示范点;

2005年,“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升格为“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企业基本完成全国战略布局,全面启动品牌全国化战略;

2008年,金星省内首推纯生啤酒产品,引领市场消费潮流;

2009年12月,云南西双版纳金星公司竣工投产,企业全国化战略布局完美收官;

2011年8月,企业顺利改制。

30年,金星设备技术力量持续强大

从手工装酒到实现半机械化,从半机械化到全机械化,金星的“硬件”装备水平逐年提升。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均从克郎斯、克斯米等国际著名公司引进,糖化、发酵系统全部采用微机自动化控制,技术装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1998年3月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ISO9002)认证和产品认证,2001 年通过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6年5月,企业被授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中西部啤酒行业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企业技术资源整合中心、技术管理支撑中心、新产品研发中心和产品质量控制中心。

2006年12月,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

2008年以来,聘请从事技术开发的外部专家达26人,对外合作项目36个。

2009年企业先后与郑州商专、郑州牧专合作创办了“营销金星班”和“酿造金星班”,为公司发展储备批量人才。

目前金星建立了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打造具有自身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技术引进、科研攻关、技术改造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生产一代、改进一代、构思一代”的新产品开发方针,系统地推进技术进步,成为“全国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河南省科技进步先进单位”。

技术中心与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具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显著的技术创新绩效。技术中心非常重视新技术、新原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外交流,特别是与国内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和技术交流与对接。通过多年努力,企业技术中心取得了十多项技术创新,三年及三年以上的研究项目达36项。

金星技术中心现有科技研发人员886人,其中研发与实验发展人员数562人,其中,博士生2人,硕士8人,本科生114人,大专生320人,中专生18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中级以上职称458人;现有高级酿酒师4人,国家级评酒师23人,省级评酒师34人。国家级品酒评委4名,中高级品酒师、酿酒师53名。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数682人,其中拥有高级专家1人。

雄厚的人才资源,为企业品质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足“30年” 金星再迈新高度

梳理金星30年发展史,每一个十年的节点都闪耀出金星昂扬向上成长的轨迹:自建厂初期到1993年,金星第一个十年完成起飞前的“助跑”与“积淀”,实现“河南第一”;1995年到2004年,金星第二个十年基本完成全国布局,破茧成蝶,实现由区域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的华美转身;2005年到今,金星第三个十年,我们在练强内功,蓄力第二次昂扬向上的壮美腾飞。

1982年,金星啤酒问世,通过密集的户外广告和当年极具创意的电视广告迅速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商业品牌,“金星啤酒,省优部优”的广告口号深入人心。 “绿城处处喝金星”成为省会街头餐饮一景。

30年,金星啤酒做实基础、调整结构,不断完善自身品牌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品牌无形资产迅速扩张,树立起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

30年,金星从当初只有一个生产基地的小型啤酒厂,发展到在全国10个省份、17个城市建立17家子公司的大型啤酒集团。产品销售行销全国市场,并出口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30年,金星产销量翻了近1000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3.5%,远远快于行业4.7%的年均增长水平,成功实现了中国啤酒大型啤酒集团百年历程的跨越,发展高速而强劲。

30年,金星品牌价值高速增长,无形资产显著增值,顺利完成由区域地方品牌到全国知名品牌的阶段性飞跃,美誉度、忠诚度同步提升,品牌所具有强大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30年,金星经济实力增强。伴随金星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牌逐步走向统一,产品创效能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增加。

30年,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金星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了一支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他们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奋力拼搏,推动了企业进步,推动了行业发展。

金星30年的快速成长,见证了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轨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众多企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的缩影。正是由于金星在各发展阶段都抓住了机遇,实施全面的改革创新,最终树立了品牌、赢得了市场,走出了一条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

金星作为中国啤酒新生力量,正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和挑战者的姿态亮剑中国啤酒未来,对话世界巨头。在未来的发展中,金星集团将继续采用国际先进的啤酒出产工艺和技术,研发和出产高品质的啤酒产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品牌经营为核心,以规范管理为手段,将公司建成在国内技术领先、质量领先、管理领先、规模领先、效益领先,具有较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国内一流啤酒企业。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