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二七区公园游园添文化味
社区干部接受网格化培训
网格长当好服务员
四级网格长
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
党代表网格里发挥作用
区街动态
“兵头将尾”聂思民
干部下沉推进基层工作
wx2614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兵头将尾”聂思民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汪守景 刘 倩

党工委委员,这在街道办事处实在算不上什么“官儿”,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兵头将尾”,而在金水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提起“聂思民”这个名字,知名度却很高。

聂思民祖籍山东,人高马大,辖区党员群众都会一语双关称赞他:这是一匹不知疲倦的“野马”。

作为党工委委员,38岁的聂思民负责组织工作长达8年,辖区的每一个楼院、辖区党组织他都走了N遍了,指导党建、组织活动、创先争优、为民解困是他经年不变的日程。

8年不变的组工生涯是他身不由己地把自己变成了“机器人”——

每天早晨不到8点就到单位,理一理当天要干的事,一条一条地写出来;晚上又经常加班到深夜,周六、周日基本上也都在辖区工作,而在家里,他绝对是“甩手掌柜”。每次回家,妻子看到他疲惫的倦容、听到他匆匆的脚步,那是又心疼、又敬佩。

“五加二,白加黑”,这绝对不是一种矫情和粉饰,而是聂思民实实在在的日历。正是这份敬业与执著,面对别人的夸奖,他总是说:“自己只是尽心尽力而为。”;面对别人调侃他是个“工作狂”,他却一笑了之:“能在平凡的岗位把工作干好,干出特色,干出成果,就是一种进步、一种快乐。”

聂思民有句自创的名言,做组工、搞党建,要少想“不能办”,多想“怎么干”。因为,“基层党建千万条,敢于创新是头条”。

面向社区,他结合党建工作实际创立的“载体联设、活动联搞、阵地联享、党员联管”机制,一炮打响;在俭学街社区,“社区党建先锋联盟”试点在全省尚属首创;通过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培育打造了郑花路社区“把支部建在特色街上”品牌、农西社区“民生在心”品牌、农大社区“家园先锋”品牌,起到了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作用;通过开展“支部建在楼上”、“红色家园建在街上”,推进了“两新”组织全覆盖。

8年的默默耕耘,8年的身体力行,8年的心路历程,他像一个躬亲耕耘的孺子牛,用自己无悔的言行,认真践行着组工干部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基层组工干部无怨无悔的心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