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负面新闻”缘何成网络敲诈工具
逼考生“丁忧”的道德是伪道德
虚报人数套补助
靠什么打破
“打车难”僵局
“三不教育”:
无利不起早的官僚主义
“大地之殇”与土地伦理
搞不清的“划片”停不下的择校
银行“两头让利”
是必然趋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三不教育”:
无利不起早的官僚主义

“三不教育”:

无利不起早的官僚主义

“崔永元公益基金第六期乡村教师培训8月培训100名湖南乡村教师。为此,湖南省教育厅回复: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我们非常愤怒,在此正式评价湖南省教育厅: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微博怒斥湖南教育厅,引发网友热议。(6月12日人民网)

数据显示,全国有846万乡村教师,承担着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神圣使命。本来,培训乡村教师,应该是地方教育部门的当然责任;现在,有这样的民间公益组织来帮助进行乡村教师培训,并不需要地方教育部门付出任何成本,只需配合进行即可。可是,居然遭到“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的“三不”回复,俨然公益组织的热脸,贴上了地方教育部门的冷屁股,实在令人惊诧。

公众不明白,地方教育部门不对这样的民间公益组织表示欢迎和感谢也便罢了,怎么反而会有如此冷漠的态度?是地方教育部门根本不认为有进行乡村教师培训的必要,还是地方教育部门实在太忙了,所以惯来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办事方针”?针对湖南教育厅“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的“三不”,崔永元也回应了“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的“三不”,这无疑是小崔又一次不留情面的“实话实说”。

在我看来,“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简直就是对官僚主义办教育最为生动的刻画,背后的逻辑是:面对要求合作者,官僚首先质问“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如果能,那就鼎力支持;如果不能,那就“三不”。对崔永元的怒斥,湖南教育厅回应称“政府直接参与民间基金不合适,不能因他是名人我们就要大力支持”;可实际上呢,如果乡村教师培训也像借慈善敛财的“中华学生爱眼工程”等一样,首先去教育部门“公关”一下,也许那就“合适”了。说白了,无利不起早。乡村教师培训公益项目既没有回扣拿,甚至连骗吃骗喝的机会都没有。

去年8月,曾有9名地方教育局官员、小学校长假冒乡村教师参加乡村教师培训,遭到崔永元微博曝光并全额追回善款。而之所以有那么多教育官员冒充乡村教师,无非是因为体制内所谓“培训”太多了,都是开半天会就游山玩水好吃好喝再拿点礼品;他们以为乡村教师培训公益项目也和体制内的所谓“培训”一样,于是就来骗吃骗喝骗玩骗拿。可是经过这起事件,全国教育系统的官员都知道了从乡村教师培训上捞不到一丁点好处;同样,湖南教育厅也不可能对此毫无耳闻,这会否也是“三不”的原因之一?

地方教育部门对民间公益项目资助的冷漠态度,让公众清楚明白地看出来这些教育官僚,对教育有着怎样的“重视”或者“热爱”。他们非但不是货真价实的教育家,他们甚至连民间公益组织的远见与认真都没有,他们只是在这个官位上捞取个人私利和政绩资本的纯粹官僚!让根本不爱教育的外行官僚来办教育,无疑是眼下教育体制的最大悲哀。盛 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