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考乌龙背后的职业敬畏意识
公共产品涨价别高估民众承受力
管 理
如何看待最新房价数据
谣言泛滥是食品安全的“杯弓蛇影”
让百姓成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菜价?
违章记分存在边际递减效应
心灵鸡汤背景下的公共形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心灵鸡汤背景下的公共形象

在中国作协公布的2012年拟发展会员的公示名单中,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位列其中。虽然公示时间已过,但对于此事的争议依然在发酵。众多议论声中,有对于丹与作协的直接质疑,甚至冷嘲热讽;也有人解释于丹事实上已出版了几本作品,在写作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她加入作协算是“名正言顺”。(6月17日中国新闻网)

于丹有没有资格加入作协?只要她达到了中国作协对其会员的要求,入会程序又正当,她当然可以加入。从“电视学术明星”而一跃成为“作家”,身份出现“叠加”,也算不得什么怪事。

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透露,于丹是作协会员提名推荐加入的,她的作品不好归类,所以放在“其他”类里。应当说,“其他”类也是类。另类一词出道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了,作为主流话语的边缘,另类一直都另类着。另类没什么不好,它算是一种个性存在。

于丹加入作协所形成的争议,实际上最终还是集中在对于她的公共形象的争议。公共形象,无非就是一个人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公共形象,在于个人的塑造,亦在于公众的理解,包括种种的误读。

于丹的公共形象,可以概括为一碗叫于丹的心灵鸡汤。“《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够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就是于丹眼里的《论语》,按着自己需要的意思讲的《论语》,心灵鸡汤一样的《论语》,而非学术层面里的《论语》。要想过上快乐的生活,那么公众就要交出蒙尘的心灵,快乐地喝那碗叫于丹的心灵鸡汤。也不管这碗鸡汤是多么的脱离现实生存,离一个人独立的理性精神是多么的遥远。

能够端出心灵鸡汤的人,最知道大众喜欢什么样的信息的汤汤水水。可以说,于丹不是最懂《论语》的,按她自己的话说:“我不是研究《论语》的,我的书一直叫‘心得’,就是我一心所得而已,我从来不敢叫‘论语通释’,这是我做不了的事。”但于丹却是懂《论语》的人中最懂电视的。于丹初讲《论语》,在当时对一些人有某种新鲜感,她也因此而受到追捧。时间长了,公众渐渐发现,她常“投媒体所好”,讲出一些违背常识的观点,以维持她在媒体与公众视野中的影响力。譬如,谈到孔子所称的“小人”时,于丹竟将“小人”曲解为“小孩”。

不管孔子生不生气,于丹都要端她的心灵鸡汤。因为,天地之大,总会有人喝这碗鸡汤。心灵鸡汤是有趣的、取巧的、实用的,即于丹所谓:站在一个文化缺失的时代,在一个全知视角上,用当下语境激活在当下可以应用的那些文化基因。这是于丹的一贯立场,也构成她的公共形象的重要部分。她的另一番说法是,解读《论语》:“从时间上是当下语境,从空间上是国际化。什么叫正确呢,我认为是在当下合适不合适。”从中可以看出,于丹的长项也正是她的缺失所在。树起一种公众形象,于丹知道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哪些话叫座,哪些话不叫座,哪些话能讨好,哪些话不能讨好。对于她那些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话语的理解,造成的不是公众的偏差,就是她的偏差。这正是一种心灵鸡汤般的聪明,而于丹在向公众端出心灵鸡汤的同时,亦等于是端出了自己的公众形象。 今 语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