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卡通巨额押金藏着多少秘密
若任潜规则盛行
谁都可能成受害者
修改驾考规则
贵在严格执行
“雅贿”经济催生赝品火爆
南京协管
将摊贩踩在脚下
慰藉“空巢老人”
功夫在立法之外
像香港那样
对腐败“零容忍”
“阶层认同偏下”
疑似伪问题
期待审计报告
促预算制度尽快完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若任潜规则盛行
谁都可能成受害者

若任潜规则盛行

谁都可能成受害者

6月26日,北京二中院开审一宗诈骗案。被告人王某自称是高干子女,以能够低价买到房和车为由,伙同朱双双先后骗取文体明星邹凯、杨威、杨云、罗雪娟等30余人,共计人民币5800余万元、港元228万元(6月27日《新京报》)。

我们没有资格嘲笑杨威们。扪心自问,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没有主动或者被动地潜规则过?孩子上学,求职升迁……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无力感,不走潜规则,基本上是办不成事。奥运冠军算得上是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完全有能力也有义务按照社会的基本规范行事,但为何连他们也难以抵御潜规则的诱惑呢?

我想,除了人皆有欲望这一人性本能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潜规则确实像瘟疫一样,若不加以打击,则会无孔不入。通常来说,潜规则是弱势者对强势者的一种屈从,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潜规则不再局限于强者与弱者之间,也不再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的无奈之选,而是已经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毫无疑问,这是社会伦理底线的一种沉沦。二是潜规则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感。当被告人王某自称是高干子女,并放出“能低价买房”的诱饵,各路明星蜂拥而至的时候,他们之中很多人并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妥,而是视之为对自己社会身份的一种肯定,甚至是某种优越感的体现。因为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能进入这个圈子,进入这个圈子,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源……当潜规则不再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是争相追捧的对象,这种价值观的扭曲无疑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这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也许你侥幸地躲过,但终有一天你会成为那个不幸者。一个社会若想正常运转,离不开基本的制度规范和道德伦理的约束。倘若社会秩序失范,人人都依潜规则行事,那么,谁都有可能是潜规则下的受害者。

吴龙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