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鲁民 影射,即用一种事物暗示或说明另一种事物。其有两用:一是起暗示、引导和提示的作用;二是借喻。影射也是一种写作手法,又叫“春秋笔法”,文人多长于此道,倘运用得当,能增加艺术效果,运用不妥,也会弄巧成拙,获罪与人。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指出:“书中人物,几无不有所影射。”他的影射别人与被人影射,已成家常便饭。小说《理水》中有一个滑稽可笑人物,鲁迅未给他名字,只叫他“鸟头先生”。知情人一眼便能看出,这是在影射历史学家顾颉刚。在《理水》中,鲁迅还影射了潘光旦、林语堂、杜衡、陈西滢等。在《奔月》中影射了高长虹,在《起死》中又再度影射了林语堂。在《采薇》中影射徐志摩:“他喜欢弄文学,村中都是文盲,不懂得文学概论,气闷已久,便叫家丁打轿,找那两个老头子,谈谈文学去了;尤其是诗歌,因为他也是诗人,已经做好一本诗集子。”又有:“做诗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发感慨,不肯安分守己,‘为艺术而艺术’。” 鲁迅的影射手法,巧妙自然,增添了小说的魅力。 沈从文是个厚道人,但也偶尔会弄弄影射手法。上世纪30年代初,以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为首的八位教授,每逢闲暇常在一起开怀畅饮。他们多具有欧美留学背景,处处一派绅士作风。同事沈从文与他们格格不入,甚至有些反感,便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小说《八骏图》,讽刺了教授们醉生梦死的生活和扭曲心理。小说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那八位教授纷纷与他反目,尤以闻一多为甚。于是,沈从文只得卷铺盖走路。据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先生考证,《八骏图》中有闻一多、梁实秋等人的影子:“沈在小说中可能把闻一多写成物理学家教授甲。”后来,沈从文在《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一文中说:“《八骏图》和《月下小景》结束了我的教书生活,也结束了我海边孤寂中的那种情绪生活。而年前偶然写成的小说,损害了他人的尊严,使我无从和甲乙丙丁专家同在一处共事下去。”1938年,闻一多领着师生跋涉到西南时,沈从文邀请闻一多和学生到自己家里,帮他们搞民间现代歌谣及苗人谣曲,两人这才重归于好。 上世纪30年代中期,美女加才女又嫁得好的林徽因,声震一时,因为羡慕嫉妒恨,当时“几乎妇女全把她当做仇敌”,女作家冰心大概也未能免俗。她本与林徽因是朋友,但却写了一篇小说《太太的客厅》而关系交恶。原来,梁思成、林徽因一家搬到北总布胡同的四合院后,由于夫妇二人的人格与学识魅力,很快在其身边围聚了一批当时中国的文化精英,如徐志摩、金岳霖、胡适、朱光潜、沈从文、萧乾、陈岱孙、周培源、张奚若等。他们常常在星期六下午,陆续来到梁家,品茗坐论天下事,林徽因往往语出惊人,主宰讨论,她家被时人称之为“太太的客厅”。看到这篇小说,林徽因便对号入座,很是生气,立即叫人送了一坛山西老陈醋给冰心吃,以影射冰心的吃醋。两人从此陌同路人,老死不相往来。 还有钱钟书,也极喜欢影射一术,且手法颇妙,是个影射高手。在《灵感》里,他影射鲁迅“作家抬眼看见病榻前拥挤的一大堆人,还跟平时理想中临死时的情景符合;只恨头脑和器官都不听命令,平时备下的告别人世的一篇演说,此刻记不全也说不清。好容易挣扎出:‘我的作品……将来不要编全集……因为……’”在《猫》,他影射沈从文、周作人、林语堂、林徽因夫妇,绘声绘色,惟妙惟肖,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影射,运用得当,可使作品增趣添彩,而没有使用影射手法的小说,会少意趣减魅力。特别是文人之间的互相影射,更会令读者浮想联翩,思绪万千,生出别一番情致。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