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
21
《保险理赔师》
文字行旅中的寻根与叙事
“饭”听
教授 诗人
小说家
选 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选 择

宋子牛

人生有不同的选择,诠释与解读着不同的人生态度。

“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廉洁奉公,退而不休,扎根荒山,筚路蓝缕,一干就是22年,让妻子一个人含辛茹苦,支撑全家。最后,他将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献给了国家。22年中,令妻子张玉珍至今仍颇为动容的,是曾经“快乐、幸福的29天”。那是她两次住院、手术,难得丈夫守在身边的宝贵时光。为了“大家”的幸福与快乐,杨善洲牺牲了“小家”,这就是一位人民的好公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选择。

全国劳模、“当代雷锋”郭明义,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有人说他“傻”,问他为啥这么做,他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郭明义,选择的是爱心奉献、助人为乐。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些什么,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以快乐他人为快乐。一个心灵富有、“自我价值感”得到提升的人,自觉自愿地选择并坚持着这样的快乐观。

杭州公交司机吴斌,高速路上行车时被重物击裂肝脏,危在旦夕。他强忍疼痛,在生命的最后几十秒,首先想的是乘客的安全,以超乎常人的举动,选择了“换挡、停车、拉手刹”,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车停稳。当看到大家都下了车,很安全时,才倒下。他在生死关头的选择,挽救了24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用生命担起责任的好人”,被人们称赞为“最美司机”。一位平民英雄的选择,感动了一座城市。

周宏军作为唯一的教师,在桂西北九万大山脉腹地的小学坚守了38年。学校离乡政府驻地40公里,全是山路,急速步行需5个多小时。他每周都要去那里为孩子们挑回几十公斤生活学习用品。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饿了强忍着,渴了喝几口山泉水。这样的“挑夫”,从青丝挑到白发,扁担也磨得溜光发亮。他说,是山里娃的求知愿望给了他神圣的使命感,扎根深山,教书育人,成了他终其一生、无怨无悔的选择与追求。

开阔胸襟,感恩生活,热心公益,知足常乐,不在意拥有和索取,富有爱心、选择奉献的人,内心充实、快乐、自在、坦荡,连“灵魂都没有皱纹”。他们是社会脊梁,行为楷模,人中龙凤,时代精英。对于他们乐于奉献、专门利人的选择,社会应该礼赞、彰扬和嘉勉,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以淳风俗,树正气,彰美德,树典范,使之蔚然成风,万众景从。

一位在风景区旁边开茶馆的老人,诚信待客,誉播四方,生意很红火。但人数超限时却又“恕不接待”,自断财路。她说,和客人聊天很自在、很快乐,可人一多工作量也会增大,心有压力会感到疲累。她认为快乐是第一位的,所以宁可少赚点钱,也要善待自己。面对金钱与快乐,老人选择的是快乐。对走过风雨沧桑的老人而言,这选择无疑是睿智的。

当然,轻轻松松、平平淡淡过好每一天,也是对生活的一种选择。临水观鱼,松下手谈,小坐微醺,长夏听蝉,都可怡情悦性、开颜爽心。《容斋随笔》作者洪迈谈论人生,有“见繁华盛丽,当如老人之抚节物”的说法。他认为年轻人好玩且总难尽兴,见花零灯收难免心生懊丧,而老年人则心境平静、淡然以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视得失荣辱如烟云。他赞赏老人随遇而安、快乐就好的选择。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刻意设计,而在于对生活态度的选择。心底无瑕,人淡如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就是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任何时候,施比受都更能让人快乐。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