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扶植小微企业最佳措施是免税
浅谈外力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跳楼
以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群众是推进工作落实的最大依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开展农村工作和提升农村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是农村基层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近年来,巩义市小关镇党委坚持以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谋划、推进和检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现了组织体系健全、班子功能增强、党员素质提高、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保障有力的目标。镇党委多次被河南省委、郑州市委、巩义市委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七一”前夕,巩义市小关镇党委还荣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实施“堡垒工程”,育强配好班子。小关镇党委首先把加强镇村两级班子建设作为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创先争优”等活动的重中之重。一是强化镇党委班子建设。镇党委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坚持每周党委会、每月党务工作例会,每季度党建专题会和半年总结评比、全年隆重表彰方式,始终把党建工作列入党委重要日程,做到强化领导,常抓不懈,促进全面提升;二是育好“双强”领头雁。我们已连续两届采取“公推直选”办法选举产生村“三委”班子,实现了“党委满意、党员干部满意、群众满意”效果。目前,全镇13个村的83名村支两委干部,全部是“公推直选”产生的。目前,全镇13个农村党支部,全部达到了“五好”标准,农村基层党支部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真正成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心骨”和“领头雁”;三是实行党组织分类动态管理。对村党组织“五个好”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实行“百分考核”管理,按得分情况授予“五好标兵”和“五个好”党组织称号,并给予一定奖励。还对全镇评选出的100名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公平考核、激励机制等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实施“阵地工程”,夯实党建基础。党建活动阵地是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履行党员权利和义务的集聚地,也是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平台。为此,我们抓住今年开展的“基层党建提质升级年”活动的有利时机,规范建设标准,按照市里提出标准,年初就把13个村党员活动阵地的设置和功能进行明确定位。全镇计划总投资1600万元,完善基层基础设施、改善党建教育条件。通过党建活动阵地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重视、党务干部齐心抓、党员积极参与、群众了解的党建工作氛围。

实施“创新工程”,提升党建水平。巩义市小关镇党委围绕破解村级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议事、有章理事”等现实问题,在巩义市委组织部的指导帮助下,大胆创新实施了“一定两评三补”机制。“一定”就是:镇党委政府年初为各村统筹制定年度发展目标;“两评”就是:党委政府年终对各村目标进行综合考评,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村各项工作进行民主评议;“三补”就是:镇党委政府根据“两评”情况,对村级组织实行经费贴补、项目奖补和财政返补三项资金奖补。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感觉到“一定两评三补”机制突破口选得准,实在、简便、管用,是加强党委政府对村级组织领导的关键抓手,提高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壮大了村级财政的支撑力,实现了基层党的建设与农村社会管理的互促共进、协调发展。近两年来,镇党委政府拿出2600万元对各村进行“三补”。有了经济支撑,各村围绕民生开展建设,全镇先后建成15个高标准游园广场,新修道路270余公里,村村建有标准文化大院、卫生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协调发展良好局面。通过实施“一定两评三补”机制,近6年全镇财政收入增长了6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倍。党组织在发动和组织群众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新社区中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增强了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实施“素质工程”,提高党员活力。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建设一支优秀的有战斗力的农村党员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证,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基础。我们在实践中,一是强化党员队伍管理。镇党委始终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每月基层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重点抓好村党支部书记、新党员、大学生“村官”、党员致富带头人等的培训。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类党建学习培训班4起,累计参培人员达400人次。二是严把入党关。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发展党员推荐制、考察制、票决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确保党员质量。三是继续在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农村无职党员“有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

实施“关爱工程”,构建党内和谐。镇党委和各支部通过组织人员深入摸底排查,掌握了贫困党员的底数,今年已对全镇160余名困难党员、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同时,镇党委建立完善“五必访”制度,基层党组织做到对所属党员患病受伤时必访、亡故时必访、家庭受灾时必访、长期外出前必访、生产发展有困难时必访,切实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开展帮扶服务。利用镇村举办各类学习培训和村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困难党员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困难党员自我脱困能力。今年全镇已有一批困难党员的党员意识、责任意识被有效激活,其中有40多名农村困难党员在“党员关爱工程”的扶持下走上致富道路。

(作者为巩义市小关镇党委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