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31
11
郑州地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地理

阎兴业

青狮山下海上桥

海上桥是巩义市大峪沟镇西北部丘陵地带的一个行政村,南部和西部紧邻北山口镇的水地河村、铁匠炉村,西北挨着市区的大黄冶,北面是站街镇的山神庙村,东面与本镇的杨里村、柏林村、岳寨村毗连,区域面积6.7平方公里。全村16个居民组散处于各道沟谷山岭之中,居住着近600户农家,共2600多口人。

海上桥人口聚居较多的自然村有水泉沟、柏沟、后沟、南沟、吕家山、坡池坑、东沟等。顾名思义,从这些地名就可以看出它们所处的方位、地貌特征来。人口最多最集中的自然村是水泉沟,村委办公室、学校、卫生所、文化广场等均在此处,人称“正村”。为什么叫水泉沟?据村中古碑记载,沟下早先有一汪深泉,水源旺盛,翻花上冒,常年不涸,聚出了一处碧潭,俗称“海眼”。这道沟因此就叫水泉沟。后来人们在“海眼”旁修建了一座龙王庙 ,以感谢神灵的恩赐;又在水沟上建了一座石桥,方便了沟北的人到沟南种地。碧水倒映桥影,平添了一处风景,人们称这座桥为海上桥,村名也随之叫做海上桥了。不过,由于时间的推移,世事的变迁,传说中的泉、庙、桥、碑早已不存,仅留在了老年人的回忆之中。

水泉沟自然村保存有一处大面积的清代王氏民居建筑群。此建筑群坐落于半月形的山坳中,依山向阳,房舍鳞次栉比,高低错落,布局有致,四围原有寨墙、寨门,形成了一座城堡式农家庄园。其总面积22400平方米,分为20个院落,现存靠山砖券窑洞75孔,砖瓦结构楼房42幢80余间,大多是二进式三进式四合院,门窗配以砖雕、木雕、石雕,显得庄重典雅大方。其他设施如水井、小路、水道等都颇具匠心。据说此民居为清乾隆年间王伯当、王伯禄始建,后经几百年来的增修改建,才形成了如此规模。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先生就出生在这里。这个建筑群保存完好,仍居住着几十户村民,已被巩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水泉沟东面,有一座窝窝头形状的小山,因山上长有很多芦葱,故称其山为芦葱古堆,现写为六存古堆。水泉沟北面是青狮山,海拔377米。从六存古堆上向西北望去,青狮山确实像一匹头东尾西趴着、四蹄微伸的青色狮子,山因此得名。其山岩石大多为青色,过去盛产磨刀石,因而俗名青石山,以和更北面的红石山相呼应。然而此山古时候另有其名,叫青堆山。明嘉靖《巩县志》记载:“青堆山在县东南一十五里,形势耸立,四时青翠,古称青堆。”民国《巩县志》曰:“侯山西北有青堆山,其山四时苍翠,故名。”

青狮山南坡有青石铺砌的登山步道,山下石门楼古朴淡雅,山上望远亭别致新颖。站在亭中西望,可遥见市区,成功学院的楼厦历历在目。这是王广亚先生为故乡捐建的,亭内镌刻有他撰写的《青狮山望远亭简记》:“广亚少时常与玩伴登临此山,纵目远眺,向往大千世界,终走出山村,闯荡海外。今沧海归来,乡情依旧,特斥资于山顶建此观景亭一座,下有登山步道通连,为父老游目驰怀散心休闲之地。亦望青少年凭栏凝眸,志存高远,建功立业,报效乡梓。广亚心愿足矣。”

海上桥村有着淳朴的民风和良好的文化传统,因而产生了不少有作为的人物。村中关帝庙(现在的学校)原存有两方非常有价值的碑刻:断赌永远石碣和大劫文碑,是我们研究清末社会状况和民风民俗的好材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