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部署华南城项目建设
让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多渠道圆村民致富梦
打造史诗巨片
《轩辕大帝》
正式开机
省委组织部
到新郑调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新郑学前教育速描

本报记者 孙 瑞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说:如果一个儿童在早期没有受到激励去学习和参与,他或者她成年后很可能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失败。

为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新郑市在实现十二年免费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免费教育向学前教育拓展,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拓展。到2013年,公办幼儿园由现在的每乡镇1所发展到每乡镇至少3所,适龄儿童公办幼儿园入园率由现在的不足40%提升到60%以上。

建设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

今年2月6日上午,新郑市百家姓广场锣鼓喧天,整齐排列的55辆黄色“长鼻子”引来了上千名新郑市民。这批校车,是新郑的10家企业联手捐赠的,总价值近千万元。目前,这样大规模的校车捐赠,在全国也不多见。

2011年,新郑市共有注册幼儿园7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所,企业办1所,民办幼儿园63所,在园幼儿两万余人。

为使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新郑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部门,多次对学前教育工作进行调研视察,并每年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学前教育问题,将学前教育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统筹推进,有效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难题。

为推动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2011年初,新郑市研究制定了《新郑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文件,对学前教育未来三年的发展蓝图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目标预定。按照《计划》要求,到2013年,该市将在全市新建、改扩建39所公办幼儿园,使公办幼儿园承担60%以上的幼儿,确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2011年,新郑市新建、改扩建11所公办幼儿园,其中梨河镇第一幼儿园已经投入使用,其他10所幼儿园准备于今年秋季实现招生。2012年,该市准备新建、改扩建15所公办幼儿园。

教育要发展,经费是保障。新郑市高度重视公办幼儿园建设,并将公办幼儿园建设工作纳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项目。对新建公办幼儿园,由市财政统一采购配备空调、电视、冰箱、冰柜等电器设施,电脑、广播系统等电子设备,幼儿餐具、厨房机械及消毒设备,幼儿桌凳及玩具器械、音乐设施等。2011年,该市投入800余万元为新建、改扩建的11所公办幼儿园购置了基本教学设施设备。

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崭新的游乐设施、色彩斑斓的童话墙、干净整齐的小床……在钢琴的伴奏下,孩子们正在跟着老师歌唱。这是记者在新郑市和庄镇第一幼儿园看到的景象。

年轻的薛静老师刚参加工作不久,她不仅要保证教学质量,让孩子们喜欢上她,还要每个学期和每个孩子的家长走访或面谈一次,并随时通过不同的方式保持沟通,让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有一座沟通无阻的桥梁。

为给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新郑市牢固树立以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以游戏为主的幼儿保教内容。2011年,新郑市探索建立了“1+X互助式捆绑发展”模式。其中该市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实验幼儿园、市直幼儿园与乡镇的4所幼儿园建立了“互助捆绑共同体”,并按照“统一管理、捆绑考核”的办法,在教育教学、干部调配、师资安排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和评价,基本实现了办园理念的传播、办园经验的交流、幼儿园文化的共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下转第三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