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市纪委多措并举融入“网格”
新郑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助力公共
资源交易规范化网络化科学化
让青春光芒绽放新区
央视《民歌中国》
栏目采风新郑
遗失声明
雨后秋管注意六项
开展“四进”服务
践行城市精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助力公共
资源交易规范化网络化科学化

新郑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助力公共

资源交易规范化网络化科学化

本报讯(记者 赵地)近日,新郑市在郑州市各县(市、区)中率先推出了符合新郑实际的电子化招投标系统,旨在进一步提高该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效率,增强交易透明度,实现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网络化、科学化,这也是实现电子政务、数字新郑的一项重要措施。据了解,该系统具有九大功能:

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招投标秩序。招投标活动所涉及的项目登记、招标公告发布、资格预审、开标、评标、发布中标公示等所有环节均可在网上进行,涵盖招投标全过程,交易参与各方可方便快捷了解与其相关的各类信息。系统科学合理地固化相应的办事流程,能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秩序,极大地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效率。

节约社会资源,实现“绿色招标”。电子招投标可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操作,减少了投标人在通信、交通、印刷、人力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大大节约投标成本和社会资源。

促进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交易参与各方通过登录系统实时掌握与其相关的各类信息,在网上交易的每个项目、每个环节、全部过程都公开透明,人为因素少;完善的电脑语音自动抽取评标专家系统,更是杜绝了“人情”影响项目结果的现象,保证评标的公正性,避免了暗箱操作。

遏制“量身定制”行为,消除不公平竞争因素。通过建立并应用招标文件制作工具,采用模板形式固化招标文件重要条款,避免了招标人对投标人的“量体裁衣”,消除一些潜在投标人因条条框框限制而不能参与投标的担忧,加大项目的竞争力度。

增加围标串标难度,提高围标串标成本。网上报名、网上资格预审、网上答疑、网上评标等系统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交易各方对中标结果的人为干预;弱化招标单位经办人对评标结果的影响,降低当事人的腐败风险;实行评委名单完全保密,减少各方对评委的操控可能。

量化考核评委,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完善评委评价体系,有利于监督评委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操守。评标过程由计算机独立完成,在完全按照招标文件有关评标方法规定的基础上,排除人为因素,保证评标工作的公正性。

全程实时多点监控,全面提升监管监察水平。电子招投标系统不仅能完整记载招投标全过程中经办人员办理事项产生的时间节点,而且具备“客户端日志监控”功能,各监督部门可直接对所有项目的招标活动进行实时监督和后续检查,保证招投标监管适时准确、全面到位。

建立信用信息库,实现“守信受益、失信受惩”的良性循环机制。电子招投标系统以企业诚信库为支撑,系统运行后将严格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综合运用诚信结果,对诚信等级低和不良行为性质恶劣的从业单位和人员重点监管,对诚实守信的从业单位和人员给予鼓励,使新郑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形成诚信光荣和守信受益的良好环境。

实现电子存储和数据挖掘,促进招投标管理再上新台阶。电子招投标系统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标书存档工作,而且可以实现多级备份,确保标书的长期有效保存。同时,系统通过数字证书与密码技术的结合,还可以保证用户的信息、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完整性、保密性及不可否认性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