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凤台寺塔
打造史诗巨片
中医养生热正起
让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挥毫歌盛世 纵笔写人生
瓷器真伪
与档次鉴别
西汉开国功臣张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造史诗巨片
——探班《轩辕大帝》

本报记者 刘 冬 高 凯

由著名导演李晓军执导的《轩辕大帝》正在新郑热拍,该影片由于波、周韦彤、班嘉佳加盟,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黄帝成长、建功立业的影片。日前,记者前去探班。作为总制片人,也是投资方之一的李文秀女士透露:“初见到剧本的时候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有责任将黄帝文化传承下去,宣传好。”

剧本创作用了十年

作为资深的电影人,李文秀参与过的电影已不计其数,历史文化剧也有过接触,然而《轩辕大帝》却是她最上心、最感压力的电影。“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拍摄一部几千年前的电影,难度可想而知。”

李文秀介绍,《轩辕大帝》的创作团队以及演员都不容易。就说导演李晓军,为这部戏,前后足足筹备了10年,走访了数十位黄帝文化研究专家和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后才正式宣布筹备,可谓十年磨一剑。“历史有痕迹,有证据,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想象的空间。在此期间,我们多次查阅历史资料,拜访考古名家,新郑的博物馆我们去了不计其数。”

好的剧本、好的题材,自然受关注度高。据介绍,在国家广电总局待批的相同历史题材影片中,《轩辕大帝》是唯一一个脱颖而出的。

讲述一个最真实的黄帝

该影片有别于以往神话和传说版的黄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最真实的黄帝,是继炎帝之后,统一中国各部落,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成为中华“五帝”之首。

“这是一部反映黄帝成长、创业的电影,也是一部讲述英雄历史的巨制,是他把我们带进了文明世界。”李文秀说,电影要完全呈现古代的原貌是不大可能的,原汁原味也只是相对而言,对古代的一些日常习惯要求比较严,表情、姿势都有严格的规范,道具、装饰都按照史册记载几近“复制”,甚至考究到人类的进化过程。“黄帝时代在相貌上跟我们的细微差别全都考虑进去了,算是一部比较严谨的电影作品。”

把影片打造成史诗性的巨片

该影片在新郑有古枣园、具茨山景区两个外景拍摄点,在我省的时间为一个月,全部外景将于11月拍摄完毕,预计明年暑期档上映。

说起与新郑结缘,李文秀表示,自从2008年开始筹拍电影,就多次来到新郑。“我有幸参加了2010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深刻感受到了新郑这座城市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走过很多城市,新郑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最好。”李文秀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创造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创作和拍摄好电影《轩辕大帝》,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正因为此,才更有动力去拍摄好电影、诠释好英雄。

新郑市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尽全力配合好、支持好《轩辕大帝》剧组的工作,要把这部影片作为新郑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品牌来塑造,把影片打造成史诗性的巨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