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凤台寺塔
打造史诗巨片
中医养生热正起
让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挥毫歌盛世 纵笔写人生
瓷器真伪
与档次鉴别
西汉开国功臣张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挥毫歌盛世 纵笔写人生

实习生 王远洋

“常行艺苑烦事少,勤上书山胜景多”、“春夏秋冬天做主,琴棋书画我自由。”这是记者近日在新郑市退休老教师赵丙钧家书房里所见到的由他亲笔书写的两副对联。其笔迹豪放,线条流畅,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一个书法人的博大胸怀和大家气韵。

说起赵丙钧,周围熟悉的人都知道,他对书法艺术的喜爱,那叫一个痴迷。现年68岁的他,是新郑市外国语高中的退休教师,自幼酷爱书法。“迷上书法的时候,家里条件差,但我没有放弃。没钱买纸笔,我就拿起树枝、石子儿在地上比划,后来条件好了,每到过节,就开始写对联送给亲邻,一来是为大家做贡献,二来也可以提高我的书写水平。”

正是由于痴迷和执著,他的书法技艺进步特别快,退休后不久,他即被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此后,对书法的研习更是一发不可收。2009年,是新中国60华诞,作为同新中国一起走过60年峥嵘岁月并亲眼目睹新中国60年沧桑巨变的赵丙钧,心潮澎湃,感慨良多,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创作了《祖国颂·千字文》。文中洋溢着他对伟大祖国母亲的由衷赞美和美好祝愿,对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无比热爱和崇敬之情,对改革开放和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热情讴歌。其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各级各类书法展赛中入展获奖。作品传略还入编《国际书画名家名作博览》、《当代书画艺术名家新作大典》、《感动中国·晚晴颂》等多部艺术典籍。他先后被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新时代艺术开拓者”、“当代实力派书法家”等荣誉称号。

如今在新郑,他的书法随处可见,许多学校、企事业单位,甚至是居民家中都留有他的墨宝。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字写得好,受人喜爱,更因为他为人忠厚善良、德艺俱佳,有人求字,有求必应。每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举办之际,他都会义务为拜祖大典挥毫泼墨,表达身为一名炎黄子孙的自豪心情。逢年过节,他都会到新郑市各个乡镇学校里为学生和教师们义务书写春联。不少单位的领导职工和企业老板都与他成了好朋友,都愿意无偿地为他设立书法创作工作室。后来,他又被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被新郑市内多所学校聘请为校外兼职书法辅导老师,并成为每年文化下乡义务写春联的成员之一。

当听到别人称赞他时,他总是非常幽默地称自己是“祖居村野,农家之后,高中毕业,功名未就,混迹教坛,数十春秋,船到码头,离岗退休,一介书生,寻常墨叟,不见经传,草根人物。”他的谦虚令人钦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