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法制 上一版3
协税护税网格化
税源控管全覆盖
法官讲坛 凝心聚力
走进基层 服务民生
新郑法援案同比增121%
警惕“指标骗局”
了解社情民意 调处矛盾纠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提醒考生和家长
警惕“指标骗局”

提醒考生和家长

警惕“指标骗局”

眼下正是高考录取的关键时候,考生的高考志愿牵动着每一位考生和家长的心。每位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考上一个好大学。近日,记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冒充高招办负责人亲戚和大学领导,利用高考落榜生想上大学的心理,散布谣言称即使分数不够,只要交钱也能上大学,致使受害人达16人之多,非法敛财87万元。

2011年6月至9月期间,乔某与卞某预谋,由卞某冒充济南大学领导,并提供假的济南大学的“录取报道卡”和“入学协议书”,乔某出面联系学生,以能办理济南大学顶档插班生为由诈骗学生钱财,后二人分赃。

陈某是受害人之一,当时他交了6.5万元,交完钱之后,乔某还带着他来到济南大学进行了考察。但是等到开学时,陈某拿着这些“入学手续”入学报到,发现根本不能入学,而乔某的手机再也打不通,方才醒悟上当受骗。

这样的事例为广大家长朋友和考生们敲响了警钟。决定孩子能上大学的主要依据是分数。高考成绩公布后,中榜生走,落榜生留。落榜考生家长不要老想着通过找“关系”走“偏门”,弄个“指标”让孩子也有大学上。高考诈骗,每年都屡屡发生,媒体上也多次报道,可还有人上当受骗。每一位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考上学,要上;考不上学,创造条件也要上。明知花钱托人上学靠不住,但为了孩子,还是想撞大运,殊不知,这些想法正中一些不法分子下怀,才使诈骗能够得逞。 (通讯员 王冰山 钱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