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
19
中原收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

芮成钢 著

另外一个因桃色事件葬送仕途的人,是美国前南卡罗莱纳州州长马克·山福德(Mark Sanford)。中国人对他不太熟悉,知道的也是在媒体披露了他赴阿根廷私会情妇之后,对他的政绩并不了解。

我曾在北京的后海旁边和他做过专访,印象中这是个很有思想的人。当时,美国正在通过种种途径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这位老兄提出的观点却挺有意思。他说人民币升不升值并不重要,只要中国在美国增加投资办厂,同样能给美国人创造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

南卡罗莱纳州纺织业最为发达,但是当中国的低价纺织品进入美国市场,导致当地不少纺织工人失业。他用带有浓重口音的英语向我描述,每天都有失业的美国工人携妻带子,到他的办公室对他哭诉生活艰难,作为主政一方的父母官,他总要为大家谋一条出路。这些工人除了老本行,什么也干不了,不能指望他们一夜之间成为高科技人才,投身朝阳产业。所以他到中国来寻求支持,希望中国为美国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失业者有口饭吃。

这番话放到今天来听,对中美关系的处理依然有着重要意义。交谈时他言辞恳切,表情凝重,替他设身处地一想,我觉得我都快哭了。

就是这么一位极富感染力和人情味儿的州长,美国共和党的“明日之星”,为了一个阿根廷女人,丢掉了乌纱帽。想想倒也不算意外,据说那天晚上,他对我吐露完忧国忧民的情怀后,就带着他的黑人保镖去北京一著名夜店蹦迪去了(我没去)。看在他对中美关系提出不少中肯意见的份儿上,我一直替他保守秘密,直到今天才说。

6岁的施瓦辛格和55岁的太太终于分手,25年婚姻,三个孩子。想当年一个是共和党动作巨星,一个是民主党肯尼迪家族的骄傲公主,好一段佳话,在完成了州长的任期后终于落幕。

这件“丑闻”曝光之前我专访过他,和印象中英俊威猛的“终结者”大不一样,他已经年过花甲,颇显龙钟老态,当然思维依然敏锐清晰,且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若不是因为美国法律规定非本国境内出生的人不能参与总统竞选,我真的相信美国总统才是这个奥地利硬汉的终极目标。

施瓦辛格本人与其银幕形象有很大反差。想想也是,我们看到的都是他二十多年前的电影了,只是他的身材依然保持得很好。

我对施瓦辛格的评价是——一个“美国梦”的成功践行者。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我能感觉到施瓦辛格是一个严格自律、追求完美的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力求政治上完全正确,逻辑上滴水不漏。他说,一个人不仅要努力成为第一名,而且要把第二名远远甩在身后,这样才能真正地脱颖而出。他一度包揽下所有的世界级健美冠军,包括五次“宇宙先生”,一次“世界先生”,六次“奥林匹亚先生”,令他人望而却步。为了给后来者留一些机会,他才退出健美界,其后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影坛传奇。

在采访中,我也觉察出他似乎有心事,现在想来,应该与私生活的困扰有关。如果当初没有与肯尼迪家族联姻,施瓦辛格就无法跻身美国主流社会。“成功”的人生当然也要付出代价。

人们都以为名人的选择很多,事实上我见过的大多数名人,通常在生活中没得选择。对施兄来说,环球美女如云,可他又敢和谁接触?别说交朋友,就算多看谁一眼,拍了谁一下,第二天都是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引来口水无数。这种时候,胆大敢冲、又冲得进去的,往往轻易得手。硬汉也有寂寞脆弱的时候,恰好家里有个朝夕相处的女同胞,不管长相如何,至少对他很好,这就很容易犯错误了。而且再不好看的女同胞,在家天天看也看惯了。

不只施瓦辛格,国内很多高官落马,为的都是一两个旁人看来并不出众的女人。旁观者替他不值,当事人却是情非得已。

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生长在和平时期,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当我从CNN电视新闻里看到某一场战争,常常有恍如隔世之感。

比如萨卡什维利,我家客厅里有一张我们俩握手的合影,那时他还是小伙子,刚当上格鲁吉亚总统。现在则满头白发,备显沧桑,差点儿被普京灭了。

与萨卡什维利面对面,是我职业生涯中颇为自豪的一次采访。那时他还没有正式就任,为了得到采访机会,我对他的新闻秘书大献殷勤,又是邀请他到上海旅游,又是承诺送他上海挂历。采访后第二天,萨卡什维利正式宣布就任总统。

上大学时,我与佩雷斯有过一面之缘,老人慈眉善目。当时距离拉宾遇刺事件不久,我们身后露出的半个脑袋,是他恶狠狠的保镖。

2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