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按家庭计征个税是不可为还是不为
面对“水淹城市”
别总抱怨排水系统
“童模”传奇
让谁“伤不起”
“400亿元营养餐”不应只有总账
删帖费
一场暴雨
检验公民社会的成色
不让“地王”干扰预期
民企解困
需内外兼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面对“水淹城市”
别总抱怨排水系统

面对“水淹城市”

别总抱怨排水系统

截至7月22日凌晨2点北京城区降雨量212毫米,这也是61年来北京经历的最大强降雨。此次降雨最大点在房山区河北镇,降雨量为460毫米,记者从北京应急办了解到有37人在北京大雨中丧生。(7月22日《南方都市报》)

这不是北京第一次被暴雨“淹”了,北京同样也不是中国第一个被水“淹”了的城市。每逢夏季,突发而至的暴雨总能让一些城市水灾泛滥,瞬间引发公共关注。每到这个时候,城市排水系统乃至城市应急管理都会再次成为舆论批评诟病的焦点。

水淹城市当然反衬出了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在管理和投入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是回避不了的现实命题。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排水系统和应急管理的落后只是导致“水淹城市”的表象因素,究其本质来说,“水淹城市”其实还是“城市病”的某种表现形式——人口过度膨胀,城市负载超过极限,“水淹城市”与“交通拥堵”乃至“资源短缺”实际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笔者无意为城市排水系统强词辩解。仔细梳理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上演“水淹城市”进行曲的基本上都是大中城市,如广州、北京、武汉等等。有不少网友讥讽现在城市的排水系统还不如汉唐明清时代的先进科学,却不知昔日的北京城最高峰不过一百多万人口,而现在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已经突破2000万大关,此外还有庞大数量的流动人口,远超过北京所能容纳的极限。如此密集的人口聚集,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巨大压力,日趋呈现出“边际递减效应”——人口基数不断增大,而投入虽逐步提高,但所产生的管理质量却是逐渐递减。

我们呼吁城市管理在排水系统上加大投入,但加大多少才能冲抵人口压力催生的“边际递减效应”?一倍、两倍还是十倍?因此,直观地看,“水淹城市”的背后是排水系统出现状况,但纵深考量,一场大雨导致一个城市交通瘫痪,完全归咎于排水系统有失偏颇。当一个城市的承载能力超过了极限,所面临严峻考验的绝不仅是城市的下水道,这不是市政府多投入几个亿多修几条排水管线就能解决的。

因为大城市具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所以人群扎堆性地涌往大都市,造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千军万马进军北上广”现象。这实际上不仅直指社会公平的软肋,也暴露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发展不均衡的诸多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根本的救赎,人口流动仍然以“大都市聚集”的单向流动为特征,哪怕是将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先进的排水系统照搬回来,也无济于事。 陈一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