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lh2711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先锋诗人田桑

先锋诗人田桑的手机里,保留着一张照片。

是一副长约一米、宽一尺余、有三指厚的木雕作品,那块颇似我身材的瘦长的木板上,凸雕着我写的“赏雪”二字:雪白字,深棕色底。操刀雕刻者,是艺术家蠢疯。所谓“凸雕”,是我发明的词儿。在平整的木板上,描下写好的字,然后凿去字周围多余的木头,雕刻途中,还要尽量保持原作气势笔触。这个过程有些像宋朝人雕刻诗文书版。

田桑2001年3月17日有《蛇年赏雪》一诗,他写好后打印给我,我就挂在书房的门上,每每关门时诗人的作品也会跟着门的声音歌唱。我所写的“赏雪”,正是一种“唱和”。

我之所以注重10年前这个细节,是它象征着一个人的做事和待人。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田桑作为河南文艺出版社的编辑,在开封一家宾馆召集我和少华、纯方,讨论写长篇小说《宋徽宗》事宜。这里有一个误传,说开封有人在创作长篇《宋徽宗》,出版社把此长篇列入重点出版计划,遂派责任编辑亲自到开封了解创作进展。

是时,所谓的长篇,还是一张白纸。

两年多过去,这部三人合作的80万余字长篇最终没有付梓。

岁月并未蹉跎,在写作间,大量地阅读与笔记,使得此后我写《李师师》、《宋潮》(最初书名为《青襕衫》。青襕衫,是北宋太学生的校报。更名后,读过书稿的田桑认为,还是《青襕衫》好),受益匪浅。在讨论书稿时,田桑对我的肯定是,中森准备工作做得最好。

田桑应邀在我家吃过一顿饭,主食是妻子烙的天津风格的面饼。烙这种饼,面要提前和好,饧后的面团擀薄成大圆,均匀地涂抹上芝麻酱,卷起后,拿刀切成段儿,然后用手把两头封好,再擀成碗口大的圆。这样烙出的饼,能分出好多层次。多少年过去,田桑还记得在我家吃的饼。我想,作为诗人,田桑真该写一首诗来的。

当时田桑眼疾刚愈,是眼底出血,废寝忘食地大量阅读不同笔迹叠加起来超过百万字的书稿,无疑是对脆弱的眼睛的一种摧残。这很让人感动。在提议写作上风格统一时,正巧我收到广州《花城》寄来的杂志,上面有一中篇小说《夏天的禁忌》,作者唐晋。作品文笔幽婉典丽,故事曲折新颖。田桑读后,立即确立了以此作品为基调。不久,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金钻长篇小说丛书”,田桑通过我和《花城》责编王虹昭联系到《夏天的禁忌》的作者,不久,丛书中出版了唐晋的长篇《宋词的覆灭》。至今,田桑与唐晋从未见面,这,自然是一位优秀编辑的慧眼与高贵品质。

大概田桑也没有意识到,正是他的那首《蛇年赏雪》,给予了当时正值知天命之岁的我太多的启迪:

到了一定年龄

诗忽然松开眉头,

嘴角上浮起

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微笑

它打开门,向冬天致意

向天边漫过来的乌云点头

它开始懂得

宽容、妥协、欣赏

开始懂得

克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望

说话的时候,声音放得很轻

放得很轻,就像一只猫

从窗子上跳进来

擒着月光,走过室内铺着的

粉红丝绒地毯:

没有一丁点杂音

没有一丁点杂音,就这样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早上,窗外一片银白

拉开窗帘,

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梦中的那只猫就在窗台上

脸毛茸茸的

像一片洁白的雪花

贴着窗玻璃,与我对望

还是那样安静,

那样安静

许久一声不出

为了答谢田桑,

我,郑重地写了“赏雪”。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